正教教父對《創世紀》的註釋(二二)

第三章 創世六日(逐日詳解)(續)

(創1:1-25,2:1-3)

 

二、第二天(創1:6-8)(續)


  因此,在《創世紀》裡的「穹蒼」是某種自然的分界或過濾器,分開大氣中的兩層水份。今天,我們觀察不到我們稱之為「穹蒼」的這樣的確定現象。它也許在最初形成的大地上是不同的嗎?

  聖巴西略相信,「穹蒼」的功用是保存整個大地之上溫暖的溫度。我們如今所知道的在史前的地球上的某種「溫室」效應就是這樣的:熱帶的植物與動物在極北的冰層下被發現,這表明北部地區確實一度氣候溫和。並且,在《創世紀》第二章,我們被告知,在人受造之前,「上主天主還沒有使雨降在地上,……,有從地下湧出的水浸潤所有地面。」(創2:5-6)。

  那麼,初期的地球似乎是個與我們現在所知的地方:一個普遍溫熱,充滿水氣,不斷灌溉大量蔬菜的地方,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天主不但想要讓這些蔬菜做人的食物,也做獸類的食物(創1:30)。【註釋二七】

  這一令人愉悅的状況是何時終結的?我們不久就會看到人墮落的後果;但是,有許多跡象表明,大地即便在人墮落之後仍保持著某些最初的大地的特徵。讓我們在我們的大氣科學知識的亮光下,簡要地看看聖經說了些什麼。諸聖教父在理解聖經時,經常應用他們那個時代的科學知識,我們也被允許這樣做——只要我們不違背聖經的經文,在我們自己假設的理解之中,要謙卑適度。因此,以下的解釋並非教義,而只是神學推論而已。

  在《創世紀》的經文中,直到諾厄的時代才提及下雨的現象;那時下雨並非尋常之事,而是一種宇宙的災難:「所有深淵的泉水都冒出,天上的水閘都開放了;大雨在地上下了四十天四十夜。」(創7:11-12)有極其大量的雨——對我們而言,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下到地上,幾乎使大地降低到創世第一天的状態,那時「深淵」覆蓋在地上。我們今天所知的大雨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聖經經文卻描述了更為糟糕的事:大量深淵的泉水都冒了出來,而「穹蒼」——在空中保持為一個永久的蓄水池的大氣状態,顯然是以雲的形式(就如如今在金星上的情形那樣)——也按字面意義上的「破裂」了,將其中所有水都傾注在地上。

  就此而言,我們也能理解為何天主以彩虹作為他與諾厄所立盟約的記號,在地上決不會再有這樣的洪水了。如果我們猜測在此之前的所有世紀之中彩虹就已經存在了,它怎能成為記號呢?顯然,彩虹是在那時第一次出現的。彩虹是太陽的光綫照在空氣中的水分而形成的。如果一直遮蔽著大地的雲彩因「穹蒼」的破裂而被驅散了,那麼,就字面意義而言,太陽的光芒在洪水之後第一次直射在地上。在此之前,彩虹並不為人所知——為此緣故,如今它對人成了一個記號,就字面而言,在空氣中的水氣的供應受到了限制,不能再造成普遍的洪水了。【註釋二八】

  由於這一切,似乎在洪水之後的時間在人類的歷史上成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相對而言,地上的「樂園」状況直到諾厄的時代,那時在地上盛行普遍的節制,有豐盛的蔬菜提供人之所需,不需要吃肉(諾厄是第一個獲得天主的準許吃肉的人。〔創9:3〕),這已讓位於我們所知的洪水之後的大地的粗劣,如今有了「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創8:22),人們不再像亞當與早期的聖祖那樣地活到九百歲,人的年歲迅速縮減至七、八十歲,直到如今,這是我們生命的普遍極限。【註釋二九】


註 釋

【註釋二七】有關初造世界的氣候,另請參閱安提約基雅的聖德奧斐祿、撒拉米斯的聖厄丕法尼、聖若望•達瑪森、聖依納爵•布里安恰尼諾夫以及聖塞巴斯提安•達博維奇修士大司鐸的著作。

【註釋二八】有關「穹蒼」,另請參閱下文相關內容。

【註釋二九】在塞拉芬神父所上的這節課的錄音中,他更加詳細地解釋了最後的這一點:「我們知道,在直到諾厄時代的人類身上,發生著一件非常不同尋常的事。直到那時,經上說,所有舊約的古聖祖活了極高的年歲:亞當活了九百三十歲,默突舍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其他人也都活了八、九百歲。

  「如今的人們可能會說:『這是誇大其辭,是錯誤的,是愚蠢的。』但是幾乎每一位古聖祖都活了那麼長的時間……。只有在諾厄之後——諾厄本人活了九百五十歲,其中六百年是在洪水之前——人類的年歲才開始減少。……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即便是諾厄之前的世界也是非常不同的;在亞當墮落之前的世界更加不同。在諾厄的時代之前,天主不允許人吃肉;人只以蔬菜為生。……當然,今天,無法想像人能活九百歲,但那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形之下,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麼呢?天主在起初創造了全新的世界,是按照與我們如今所知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創造的。」

 

返回「正教教父對《創世紀》的註釋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