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西奈的聖額我略


聖額我略引用《智慧篇》說:「你早上撒種(即祈禱),晚上也不要住手(免得祈禱的恆心因間歇而中斷,失去了它可能獲得垂允的時辰);因為你不知道哪個長的好。」(訓11:6)清晨,坐在一拃高的凳子上,把你的思想從頭腦裡引向內心,並把它保持在那裡;痛苦地向前俯身,胸部、頸部和肩膀疼痛難忍,不停地以思想或靈魂呼喊:「主耶穌基督,可憐我。」稍稍控制你的呼吸,不要漫不經心的呼吸。(《論寧靜》,2,見《慕善集》第四冊)

有關控制呼吸的教導,西奈的聖額我略引用了隱士聖依撒意亞、天梯若望和新神學家西默盎的話,說:

「如果我們希望無誤地找到真理並認識它,讓我們努力做到只有心在行動。必須完全沒有想像,切莫給予想像力自由,不要讓幻想形成任何聖人或光明的圖象;因為妄想通常會以這種幻想欺騙沒有經驗的人的心靈,尤其是在這一善工的開始階段。我們要努力在一顆活躍的心中只有祈禱的行動,它能溫暖並愉悅心靈,使靈魂對天主和人類產生難以言說的愛。這樣,就會由祈禱中產生出謙卑和痛悔,因為初學者的祈禱是聖神不斷感動心靈的行動。這種行動在開始時就像在心中燃燒的火,但在結束時就像一道散發出馨香的光。」(《論恩寵與妄想的標記》,3,見《慕善集》第四冊)

這裡所說的初學者是指靜修(hesychasm)的初學者。事實上,西奈的聖額我略的整本書都是為了指導靜修者。西奈的聖額我略又說:

「有人教導說,應出聲地祈禱,有人則教導說,祈禱應該只用意念。但我建議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因為有時心靈在誦唸祈禱文時會因經文的冗長而疲憊不堪,有時嘴巴也會厭倦祈禱。因此,我們應該同時用口和意念祈禱。然而,我們必須安靜地呼求主,不要受到干擾,這樣,我們的聲音不致使感官和心靈的注意力分散,打斷祈禱。當心靈習慣了這一工作,就會從聖神那裡獲得力量,以各種方式活潑地祈禱。到那時,就不需要口禱了,甚至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就會完全滿足於內心的祈禱。」(《論祈禱》,2,見《慕善集》,第四卷。)

聖額我略不時建議出聲祈禱,他將自己的方法與天梯聖若望的方法結合起來。在實質上,這是相同的法則;但聖額我略是以他所熟知的精通程度來談論。勤於實踐天梯聖若望的方法的人,會在適當的時候達致西奈的聖額我略所說的祈禱境界。按西奈的聖額我略非常健全而又實際的見解,祈禱尤其必須伴隨著耐心或毅力:

「鑑於祈這一工作的難度,靜修者通常應該坐著操練禱,有時為了讓身體略事休息,他甚至可以在床上躺一會。你要耐心地坐著,以履行不斷祈禱的命令(哥4:2),不要因為內心呼求耶穌聖名的極度繁重的勞作,以及思想不斷沉浸在心裡,就很快停止、放棄祈禱。先知這樣說:『痛苦攫取了我,就像那些在產痛中的人。』(耶8:21)你要低頭,將你的心思意念聚集在你的心裡──如果你的心已向你敞開──祈求主耶穌的幫助。肩膀感到疼痛,常常頭痛,要以毅力和熱心忍受,在心中尋求主。因為天國是強迫自己的人所承受的,強迫自己的人就奪取了天國(參閱瑪11:12)。主已經表明,真正的勤勉包括忍受這些及類似的痛苦。在每一活動中的忍耐和等候會導致肉體和靈魂的痛苦。」(《論祈禱》,1,見《慕善集》,第四卷。)

在此,「痛苦」一詞主要意為精神的痛悔,精神的哭泣或哀悼,由於認識到自己是有罪的,認識到永死,認識到自己被墮落之靈奴役,因而感到痛苦。精神的痛苦會傳達到心靈和身體,因為它們與精神密不可分,自然需要會有份於精神的狀態。對於那些身體軟弱的人來說,精神的痛悔、哭泣和哀悼完全取代肉身上的勞苦。但對於體質強健的人來說,肉身的鍛鍊是不可或缺的。對他們而言,如果沒有肉身的訓練,心靈將無法獲得那種蒙福的平安,而這種平安是軟弱者因認識到並承認自己的軟弱點而生出的。

聖額我略說:「不經痛苦或辛勞,沒有任何肉身或屬靈的活動能為實踐它的人帶來成果的,因為『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瑪11:12)」「猛力」一詞要理解為肉身在你所做的一切事中所受的痛苦。許多人勞作多年,仍然毫無痛苦地勞作,但因為他們對勞苦沒有耐心,內心不熱忱於受苦,所以他們因拒絕苦行而未能達致純潔、未能獲得聖神。對於那些粗心、懶散地工作的人來說,表面上辛苦勞作,但他們永遠不會收穫果實,因為他們不受痛苦,根本上是沒有痛苦的。一個為此做證者說:「無論我們經歷過多麼大的鬥爭,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受苦的心,這些鬥爭都是虛假的,毫無用處。」偉大的聖厄弗冷也證明了同樣的事情,他說:「在勞作時,要痛苦地勞作,以避免徒然勞作而受苦。」因為,按先知所說,如果我們兩腰沒有充滿禁食的痛苦,如果我們沒有像難產的婦人那樣痛苦,我們就不會在我們內心的大地上想像救恩的聖神。(依21:3;26:18)我們不要只誇耀我們生活在貧瘠的曠野中,不要誇耀我們無所事事的寧靜,並因此而自以為是。當我們離開此世的時候,我們都會確切地知道我們生命的全部成果。

西奈的聖額我略關於靜修者心靈祈禱的真正活動所伴隨的痛苦的教導,對於那些實際上不熟悉修道生活的屬肉體的、本性的心靈來說,可能看起來很奇怪,就像它看起來很奇怪一樣。我們邀請這樣的人將注意力轉向從經驗中獲得的證據,我們證明,不僅是心靈祈禱的活動,連專心閱讀有關該主題的教父著作也會產生頭痛。祈禱所揭示的因人的罪惡、奴役和死亡而產生的痛悔之心是如此強大,以致於它會在肉身上產生痛苦和苦難,而這些痛苦和苦難的存在,甚至存在的可能性,對於那些不熟悉祈禱的勞苦的人來說是完全未知的。當內心向主承認它的罪和它的悲慘狀態時,肉身就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經驗到祈禱的勞苦的達味說:「我心悲傷,腰背傴僂,終日苦悶,滿懷憂愁。因為我的五內焦灼如焚,我已體無完膚,失去人形。筋疲力竭,奄奄一息,心痛欲絕,嗟嘆不已。」(詠37:7-9)

在聖額我略的教導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堅持思想必須集中在心上。這就是教父們稱之為祈禱的藝術活動,他們禁止初學者這樣做,無論是修士還是平信徒,因為他們需要大量的準備訓練。即使是有準備的修士也必須以最大的敬畏──對天主的敬畏──和謹慎來對待這項藝術活動。為了讓思想集中在心上,這位聖人補充說:「如果你的心已經敞開。」這意味著思想與心的結合是神聖恩寵的賜予,是在天主慎重決定的時間授予的,但不是在任何時候,也不是由修行者自行決定授予的。在獲得專心祈禱的恩賜之前,靈魂通常會經歷特殊的痛苦和劇變,這會導致我們的心神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貧窮和虛無。天主的恩賜被謙卑和忠於天主所吸引,這透過在所有罪惡思想出現時堅決拒絕它們表達出來。忠誠是純潔之因。聖神的恩賜被委託給純潔和謙卑(路16:10-12)。


返回「《論耶穌禱文》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