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年福音講道集


五旬節後第十六主日

塔冷通
瑪25:14-30

天主創造不平等──人卻抱怨不平等。人比天主更智慧嗎?當天主創造不平等時,即意味著不平等比平等更智慧且優越。天主為人的福祉創造不平等,人卻無法看見自身不平等中的美好。天主因不平等的美而創造它,人卻無法看見其中的美。天主出於愛而創造不平等──這愛由不平等激發並維繫,人卻無法看見其中的愛。

這是人類原始的反叛──以盲目對抗覺知,以愚昧對抗智慧,以邪惡對抗良善,以醜陋對抗美麗,以惡意對抗愛。厄娃與亞當屈服於撒殫的權力,為的是與天主平等。加音殺死弟弟亞伯爾,因為他們的祭品在天主眼中並不同等正義。從那時直到如今,有罪之人一直在對不平等宣戰。然而在那之前,天主創造了不平等,且它仍與我們同在。我們說在那之前,是因為天主創造的天使本就不平等。

天主希望人在一切外在事物上不平等──財富、權力、地位、學識、職位等等,但祂並不推薦在這上面有任何競爭。「不要坐在首席上」,主耶穌如此命令(路14:8)。天主希望人在內在美德的增長上競爭:信德、良善、仁愛、溫良、謙遜與順服。天主賜予了內在和外在的恩賜,雖然祂認為外在恩賜較低且意義較小。祂將外在恩賜賜給動物和人類以取悅他們,但祂只將豐富的內在、屬靈恩賜撒在人的靈魂中。天主賜予人的比動物更多,因此祂對人的要求也高於動物。這額外的賜予就在於屬靈的恩賜。

天主賜予人外在的恩賜是為服務內在的,因為一切外在的都作為內在人的資源。一切暫時的都被命定為服務永恆的,一切有死的都被命定為服務不死的。那走相反道路的人,將他所有的靈性恩賜都揮霍在追求外在、暫時的財物、財富、權力、地位和世俗榮耀上,就像一個兒子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大量黃金,卻全部揮霍在購買灰燼上。

那些在靈魂中感受到天主所賜恩賜的人,一切外在事物都變得微不足道──如同對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而言,小學已無足輕重。愚昧而非智慧之人,才追求外在的恩賜。智者從事更艱難且更有價值的奮鬥──即為使內在恩賜倍增而奮鬥。那些追求外在平等的人,是那些不敢或不愿審視自我,也不願在人性最重要的內在領域耕耘的人。

天主不看重人在世上的身份與所有:不看重他如何穿著、被養育、受教導、受他人尊重;天主審視的是人的內心。換言之:天主不看人的外在地位與身份,而是看他在靈性與真理中的內在進步、成長與豐富。今天的福音講述的就是這個。塔冷通的比喻,或說天主賜予所有人靈魂的屬靈恩賜,揭示了人與生俱來的巨大內在不平等。但這比喻所揭示的遠不止於此。這比喻如鷹展翅,飛越人類靈魂的整個歷史──從起始到終結。若有人能完全理解這個比喻及其教導,並在生活中實踐,他必能在天主的國度中獲得永恆的救恩。

「天國又如一個要遠行的人,將自己的僕人叫來,把財產托付給他們:按照他們的才能,一個給了五個『塔冷通』,一個給了兩個,一個給了一個;然後動身走了。」這人應被理解為全知的天主,一切美善的賜予者。僕人是指天使和人。遠行象徵天主的長期忍耐。塔冷通是天主賦予所有理性受造物的屬靈恩賜。這些恩賜之所以巨大,是因為它們被特別稱為「塔冷通」,因為一個塔冷通是價值五百金杜加的高價錢幣。我們重申,主特意將天主的恩賜稱為「塔冷通」,是為了顯示它們的巨大,表明最溫和的造物主已豐富地賦予了祂的受造物。這些恩賜如此巨大,以致人若是獲得一個塔冷通,就已足夠了。這人也象徵主基督自己,正如聖路加福音所載:某個貴人(路19:12)。這位貴人就是主基督自己,天主的獨生子,至高者的兒子。

這也可從同一福音中的其他話語清楚看出:「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當主耶穌升天後,祂前往天堂為自己取得王國,並應許世界祂將以審判者的身份重返地球。當我們理解這人就是主耶穌時,我們就會看到祂的僕人就是宗徒、主教、神職人員和所有信友。聖神將許多美好的恩賜(儘管不同且不均等)傾注在他們每人身上,使他們彼此補足,共同達到道德上的完善和靈性的成長。「神恩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聖神所賜;職分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主所賜;功效雖有區別,卻是同一的天主,在一切人身上行一切事。聖神顯示在每人身上雖不同,但全是為人的好處」,是這同一的聖神「隨他的心願,個別分配與人」(格前12:4-7,11)。透過聖洗的奧蹟,所有信友都豐富地領受了這些恩賜,並透過教會的其他聖事,這些恩賜由天主得到加強和倍增。解經家將「五個塔冷通」理解為五種感官,將「兩個塔冷通」理解為靈魂和肉體,將「一個塔冷通」理解為人的統一存在。五種肉體的感官被賦予人,為服務他的精神和救贖。人必須關切的是在肉體和靈魂中事奉天主,並認識天主和善行豐富自己。整個人作為一個統一體,必須被置於天主的支配之下。在童年時期,人依賴他的五種感官過著完全感官的生活;在更成熟的時期,人意識到自己內部的二元性和肉體與靈魂之間的鬥爭;而在完全的靈性成熟時期,人感到自己是一個統一的靈,克服了將自己一分為五或一分為二的區分。但正是在這種完全的成熟時期,當人認為自己是勝利者時,他就面臨著最大的危險:來自對自己的驕傲、對他人的貶低和對天主的悖逆。達到最高峰時,他卻跌入最深的毀滅,將他的塔冷通埋藏在地下。

天主按照每人的能力──按每人所能承擔和使用的──賜予恩賜。當然,天主也按照祂的救贖計劃將恩賜賜予人,如同一個家庭的成員並非都有相同的能力或從事相同的工作,而是各具特殊能力,各按其能力工作。

「然後動身走了。」這句話象徵著天主創造的速度。當造物主創造世界時,祂是迅速完成的。當主耶穌為新創造的緣故──為更新世界──來到世上,祂迅速完成了祂的工作:祂啟示並分施了祂的恩賜,隨即就離去了。

僕人們如何處置他們領受的恩賜?「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立刻去用來營業,另外賺了五個。同樣,那領了兩個的,也賺了另外兩個。但是,那領了一個的,卻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藏了。」存在於人中間的一切努力與貿易,都是人的靈魂王國中現有或應有之事的象徵。任何人繼承土地,都應擴展它;任何人獲得田地,都應耕種它;任何人學得技能,都應運用它,為自己與近人的利益;任何人掌握工藝,都應傳授他人;任何人投資商業,都應增加利潤。人們行動、工作、美化事物、收集、交換、買賣。每人奮力求取肉體生活的所需,努力改善健康、照料日常需求並確保長遠的安康──這只是人必須為靈魂所做之事的粗略輪廓,因靈魂更為重要。我們的一切外在需求,都是靈性需求的象徵,提醒我們必須為肉體與靈魂的飢渴者、赤身與病患者、不潔與不幸者竭盡全力。

我們每個人從天主領受的恩賜──無論是五個、兩個或一個塔冷通:包括信德、智慧、仁愛、敬畏天主、渴慕靈性純潔與力量、溫良或順服天主──都必須至少加倍努力,如同前兩個僕人所做的,也如同人們從事商業或工藝時一般。那沒有使所領受的塔冷通倍增的人──無論這恩賜是何等巨大──將如同不結果的樹一樣被砍下,並被焚燒。宇宙的大管家對人──祂最珍貴的果樹──將如此行:就如家主對每棵不結果的樹所做的那樣──徒勞地挖土、嫁接並圍上籬笆。看看人們如何以驚奇與嘲笑的眼光看待一個從父親繼承土地卻無所作為,只坐著將產業浪費在個人肉體需求與享樂上的人。就連最貧窮的乞丐也不會招致人們對自私懶漢那樣的鄙視。這人正是靈性懶漢的典型形象:他從天主領受了一個塔冷通──信德、智慧、口才或任何恩賜──卻將它埋藏在肉體的淤泥中,不藉勞作使它增長,因著驕傲不向人顯現,因著自私不使人受益。

「過了多時,僕人的主人回來了,便與他們算賬。」天主從未有一刻遠離世人,更何況是長久的時間。祂對世人的援助如濤濤的江河般日復一日地湧流不斷,但祂的審判──與世人算帳的時刻──卻在很久之後才到來。天主對尋求祂幫助的人迅速施予援手,卻對激怒祂並徒然浪費祂恩賜的人遲遲不報復。這裡所指的是最後審判,當時間終結時,所有工人都將被召來領取他們的報酬。

「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上前來,呈上另外五個『塔冷通』說:主啊!你曾交給我五個『塔冷通』,看,我賺了另外五個『塔冷通』。主人對他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少許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罷!那領了兩個『塔冷通』的也前來說:主啊!你曾交給我兩個『塔冷通』,看,我賺了另外兩個『塔冷通』。主人對他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少許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罷!」僕人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他們的主人面前,向他呈報他們所領受的以及如何使用了它們。我們也將一個接一個地來到天地萬物的主面前,在千百萬見證者面前,向祂呈報我們所領受的以及如何使用了它們。那一刻,什麼都不能隱藏或糾正。因為主將以祂的光明照亮所有在場的人,使他們彼此認識真相。如果我們在這一生中成功地使我們的塔冷通倍增,我們將像這前兩位良善忠信的僕人一樣,帶著光明的面容和自由的心靈來到主面前。我們將被主面容的光輝所照亮,並因祂所說的「善良忠信的僕人」這句話而獲得永生。但若我們像這第三位懶惰的惡僕一樣,空手來到主和祂的聖天使面前,我們就有禍了。

「你既在少許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它的意思是:我們從天主那裡領受的一切恩賜,無論有多少,與那些為信友預備的來世祝福相比,都顯得微不足。正如經上所記載的:「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即使是出於對天主的愛而做出的最小努力,祂也會以豐厚而尊貴的恩賜作為回報。信友今生因順服天主而忍受的微小苦難,以及為靈魂做出的微小努力,天主將以榮耀加冕他們,這種榮耀是世上的君王既不知曉也無法想像的。

那位不忠的惡僕會怎樣呢?「隨後,那領了一個『塔冷通』的也前來說:主啊!我原知道你是個刻薄的人,在你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你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因為我害怕,所以我去把你的『塔冷通』藏在地下;看,你的仍還給你。」這就是這第三位僕人為自己的惡行與懶惰向他的主人所給出的藉口!然而,並非只有他這樣。我們中有多少人就是這樣,將自己的惡行、疏忽、懶惰和自私歸咎於天主?他們不承認自己的罪過,也不瞭解天主對人的慈愛方式,反而因自己的軟弱、疾病、貧窮和失敗而責罵天主。

這個懶惰的僕人對主人說的每一句話,本質上都是虛假的。天主會在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嗎?會在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嗎?這世上有哪顆良善的種子不是天主播下的?宇宙中有哪個美好的果實不是天主勞作的成果?例如,這個不忠的惡人,當天主奪走他們的孩子時,便抱怨道:「看哪!祂多麼無情地奪走我們的孩子,不讓他們長大!」他們憑什麼是你們的?難道在你們稱他們為你們的孩子之前,他們不是天主的孩子嗎?又怎麼說「不讓他們長大」呢?創造時間的天主,難道不知道在恰當的時候帶走他嗎?世上沒有一位家主會等到整片森林都長成才砍伐,而是根據需要,無論老幼──那些長久生長的與剛剛萌芽的──都砍伐,好為己所用。他們不該咒罵天主,不該唾棄那賜予他們每一口呼吸的天主,而該像正直的約伯那樣說:「上主賜的,上主收回,願上主的名受到讚美!」(約1:21)當冰雹毀壞他們的莊稼,當載滿貨物的船隻在海中沉沒,當他們患病或陷入絕境時,這些不忠的惡人也咒罵天主,高呼天主是嚴厲。他們這樣說,只是因為他們不記得自己的罪過,或不能從中汲取教訓以拯救自己的靈魂。

主回答這僕人虛假的自我辯解:「可惡懶惰的僕人!你既知道:我在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那麼,你就該把我的銀子,交給錢莊裡的人,待我回來時,把我的連本帶利取回。」錢莊裡的人就是兌換銀錢的人,他們通過貨幣兌換獲取利潤。但這一切也有象徵意義:我們要把「錢莊裡的人」理解為施恩者,把「錢」理解為天主的恩賜,把「利潤」理解為人靈魂的救恩。你看到沒有?人世間發生的外在事物,都是今生發生在屬靈國度內的事物的象徵。甚至兌換銀錢者也能成為人內在屬靈實體的象徵。主這樣對懶惰的僕人說:你從天主那裡領受了恩賜,卻不願為自己的救恩使用它;那麼,你為什麼不至少把它交給一位施恩者、一位敏銳的人呢?他既願意也有能力將這恩賜傳遞給需要它的人,幫助他們獲得救恩。當我來臨時,會在地上的得救者中發現更多人:更多忠信、高尚、慈悲與溫良的人。而你卻把塔冷通埋藏在肉體的塵土中,它已在墳墓中腐爛(主在最後審判時會這樣說),現在對你毫無用處。

對於那些擁有巨大財富卻不施捨給窮人,或擁有卓越智慧卻將它如墳墓般深鎖於心,或擁有各種財物技能卻不向人展示,或擁有強大力量卻不保護貧苦無助者,或享有盛名榮耀卻不為黑暗中的人帶來一絲光明的人,這是多麼清晰而可怕的教訓!對他們最好的評價不過是盜賊──因為他們將天主的恩賜據為己有,奪取屬於他人的,隱藏賜給他們的。他們不但是盜賊,更是兇手,因為他們不幫助那些本可獲救恩的人。他們的罪惡與那個站在河岸、手握繩索,看見有人溺水,卻不將繩索拋向那人以拯救他的人毫無分別。主將對這些人說出祂在惡僕比喻中所說的話:

「所以,你們把這個『塔冷通』從他手中奪過來,給那有了十個『塔冷通』的,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至於這無用的僕人,你們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必有哀號和切齒。」在今生常發生這樣的事:一個人僅有的一點,被拿走並給了一個已經很多的人,這只是發生在屬靈領域中的事的象徵。難道父親不會把錢從放蕩的兒子手中拿走,給一個知道如何善用的明智兒子嗎?難道不會把槍從不可靠的士兵手中拿走,交給可靠的士兵嗎?天主在這個世上就從不忠的僕人手中收回祂的恩賜;心硬的富人通常會破產,在貧困中死去;自私的智者最終變得愚昧或瘋狂;因驕傲而膨脹的聖人陷入罪惡,成為大罪人;暴虐的統治者遭受嘲諷、恥辱、失去權力;那些沒有以身作則教導他人的司祭,在極大的痛苦中越陷越深,直到離開此生;不願做力所能及之事的雙手開始顫抖或僵硬;不願說出所知真理的舌頭變得腫脹或僵化;所有隱藏天主恩賜的人,最終都成為空手而歸的乞丐。

邪惡、心硬且自私的人,在他死前被奪去的恩賜,不是轉而賜予他的後裔和親屬,作為遺產嗎?最關鍵的是,這恩賜要從不忠信者手中被奪去,而只有在被奪去後,他才會被定罪。只要天主的恩寵仍在人內,天主就不會定任何人的罪。在世間的法官面前,被判刑的人在服刑前會被剝去自己的衣服,穿上囚衣──那是審判與恥辱的標記。同樣,每一個不悔改的罪人,必先被剝去內在的一切神性,然後被「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必有哀號和切齒」

這個比喻給我們明確的教導:不僅行惡的人要受譴責,不行善的人也要受譴責。雅各伯宗徒教導說:「人若知道該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基督的一切教導,如同祂的榜樣,都催促我們行善。起點是使我們遠離惡行,但基督徒的整個生命道路必須像鋪滿鮮花般佈滿善工。行善工對遠離惡行有無可估量的幫助。如果不同時行善,任何人都難以遠離惡行;如果不實踐仁愛,任何人都難以遠離罪惡。

這個比喻進一步證明天主對眾人施予無偏的慈憫,因為祂賜予每個人某種恩賜。確實,有些人得到的多,有些人得到的少,但這絲毫不改變情況,因為天主對那些得到多的人要求更多,對那些得到少的人要求較少。然而,天主賜予每人的恩賜足夠用於他或她自己的救恩,也有助於他人的救恩。

如果認為在這比喻中,主所說的僅限於世上這種或那種的富人,這是錯誤的。不,祂是在無差別地對全人類說話。每個人毫無例外,都被賦予了某種恩賜。那位在耶路撒冷聖殿裡獻上最後兩枚銅錢的寡婦,雖然在金錢上極其貧窮,卻在犧牲精神與敬畏天主的恩賜上並不貧乏。正相反──正是因為她善用了這些恩賜(是的,正是因為她獻出了那兩枚微不足的銅錢),主耶穌親自讚揚她:「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所有向銀庫投錢的人,投的更多」(谷12:43)。

讓我們舉一個最難也最令人困惑的例子。想想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他從出生到死亡都處於這種狀態。有人會問你:「這個人從天主那裡領受了什麼恩賜?他如何得救?」他確實領受了恩賜,而且是大恩賜。如果他看不見別人,別人卻看見他。如果他不施捨,卻能喚醒他人的施捨之心。如果他不以言語述說天主,卻成為活生生的見證。如果他不以言語傳教,卻成為傳教的實證。他確實能引領許多人得救,並藉此使自己得救。

要知道,盲人、聾人和啞人通常不是那些埋藏塔冷通的人。他們不向人隱藏自己,這就足夠了。他們所展現的一切,就是他們自己:這是他們交給錢莊裡的人的錢,然後連本帶利歸還給主人。他們是天主的僕人,是祂的提醒和挑戰。他們使人的心裡充滿敬畏和仁愛。他們將天主清晰而嚴厲的教訓刻在肉體上。那些有眼、有耳、有舌的人,卻最常把塔冷通埋藏在地裡。他們被賦予了很多,當被要求回報時,卻一無所有。

不平等被置於受造世界的根基之中。我們應當為此不平等而歡喜,而非反抗它,因為這是由愛而非仇恨、由智慧而非愚昧所安置的。人類生命的醜陋不在於缺乏平等,而在於缺乏愛與屬靈的智慧。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神聖之愛與生命的屬靈智慧,我們就會明白,即使不平等增加一倍,也絲毫不會減損天主賜予人的祝福。

這個「塔冷通」的比喻為我們的靈魂帶來光明、理解與平安。它也催促我們不要遲延,去完成主派遣我們進入這世界市場所交託的工作。時間比最湍急的河流流逝得更快,很快──我要重複一遍,很快──時間的終結將臨到我們。沒有人能從永恆回來取回他所遺忘的,或完成他所未完成的。因此,讓我們趕緊善用主所賜予的禮物,那萬主之主借給我們的塔冷通。為了這一神聖教導,並為了一切,願榮耀與讚頌歸於主耶穌,偕同父及聖神──同一性體而又不可分的聖三,自今至永遠,及於萬世,達於永恆。阿們。


返回「《週年福音講道集》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