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開示 -帡幪月十三日
開示二:可敬者尼各老‧斯維雅托沙
沒有謙遜或神貧就沒有救恩
一、今天所紀念的可敬者尼各老‧斯維亞托沙,是切爾尼戈夫王公,達味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孫子。他思慮這虛幻人生中的一切是何等虛妄的,所有塵世事物皆會流逝、消逝,而將來的福樂卻是不朽而永恆的,天主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天國是無窮盡的。於是,他捨棄了王公之位、尊榮、名聲、權勢,視這一切如無物,來到基輔洞窟修道院成為修士。這是在1106年。他在廚房為弟兄們服務了三年,親手劈柴做飯,甚至常從河岸肩扛柴薪回來,他的兄弟依賈斯拉夫和弗謝沃洛德費了極大力氣才勸阻他如此勞作。然而這位真正的初學生仍請求並懇請至少再為弟兄們在廚房工作一年;之後,因他事事精通,被派去看守修道院大門。他在那裡待了三年,除了教堂外從不去其他地方。後來他被調往餐廳服務。最後,因院長及全體會士之意,他不得不擁有自己的小屋,這小屋是他親手所建。至今這小屋仍被稱為「斯維亞托沙小屋」,他親手開墾的菜園亦然。真福王公斯維亞托沙從不閒怠:手中總有活計,以此掙得衣物。他口唇常誦耶穌禱文:「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他總食用修道院飯食,而他的王公兄弟與貴族們送來的東西,他都分施給窮人和外方人。如此,這位可敬者在勞作與匱乏中度過了三十餘年,未曾離開修道院。當他安息時,基輔幾乎所有居民都湧至洞窟修道院向這位可敬者致最後敬禮。因他深切的謙遜,主賜予這位神聖王公行奇蹟的恩典:甚至他遺下的衣物也湧出治癒之恩。例如,當他的兄弟依賈斯拉夫王公重病時,人們給他穿上可敬者尼各老的苦衣,病人即刻痊癒。這位真福之人的聖髑──它們至今仍安息於基輔洞窟修道院──還顯了許多其他奇蹟徵兆。
二、1、我的弟兄們,真福王公斯維亞托沙為自己選擇了一項偉大的壯舉,他決意為了基督及天國的緣故而甘願接受神貧與卑賤!他高貴的地位本可帶給他許多世間的福樂與享受,那是我們常常追逐的,但他輕視這一切,為獲取更高超且無價的恩惠。他的兄弟和熟人們曾多次試圖勸阻這位真福之人放棄他所選的道路──即謙卑與嚴厲的克修苦功──但很難動搖斯維亞托沙靈魂的堅定。勸說可敬者尼各老的一個最佳實例,是留存給我們的、他與一位醫生的對話。
即使在身為王公時,斯維亞托沙就已有了一位名叫伯多祿的醫術高超的醫生。這位醫生隨他來到修道院,但見他在廚房和門房甘願貧苦,便離開了他,定居基輔行醫。他常來探望聖人,見他忍受諸多苦痛並過度齋戒,便勸誡他說:「王公!您理當保重健康,不該以過度勞作和禁慾如此摧殘自己的肉身:總有一天您會衰弱到無法承受您為上主甘願擔負的重擔。天主所要的並非齋戒或不堪負荷的勞苦,而是一顆純潔痛悔的心;況且您並不習慣於如今承受的這種匱乏;您的虔敬兄弟弗謝沃洛德和依賈斯拉夫也因您的貧窮而備受指責;從如此的尊榮顯貴淪落至極度的貧困,甚至以這樣的食物耗損身體,這是何等的落差!我驚異您的腸胃如何能承受!以往,珍饈美饌使您負擔沉重,如今您卻以粗茶淡飯為食。王公,請當心──以免您過早去世……又有哪位王公曾如您這般行事?哪位貴族曾如此行,或甚至有心追隨此道?……倘若您不聽我言,您將未及天年而亡。」他常在廚房或門房與聖人同坐時如此勸說。但聖人回答他:「伯多祿兄弟!我深思熟慮,決意不惜己身,以免內在的爭鬥再度興起:願它在繁重勞苦的壓迫下謙卑自下……現在的苦楚,與將來要顯示在我們身上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羅8:18)。我感謝主,因祂使我脫離了對此世的奴役……我的兄弟們當各自反省:每人必須背負自己的擔子。我為基督的緣故捨棄了一切:妻子、兒女、家園、權勢、兄弟、朋友、僕役、田產──為藉此成為永生產業的繼承人。我為基督成了貧窮的,為要贏得祂。況且您醫病時,不也囑咐病人節制飲食嗎?而為我,為基督而死是有益的,如同約伯坐在糞堆上,卻是為王。若在我之前未有王公如此行,就讓我作他們的先驅吧:或許他們中會有人起而效法,步我後塵。至於其他,則與您及教導您的人無關了。」
真福王公的這番話,蘊含了他謙卑靈魂的全部偉大。「你願成為偉大嗎?──那就做眾人之末,」敘利亞的聖厄弗冷說。「謙遜的最佳尺度,是視自己為一切受造物中最卑劣的,」羅斯托夫的聖狄米特里如此教導。
2、我們罪人距離這崇高的謙遜榜樣何等遙遠!我們心中潛伏著多少惡習,然而我們卻不願在他人面前自謙!只要某人稍富有些、顯赫些,他在貧窮卑微者面前便時常趾高氣揚,彷彿全然忘記財富、權勢、尊貴皆是天主的恩賜,非我們自己掙得,而是主為我們及近人的益處所賜予的。若有人冒犯了我們,我們便準備將那人踐踏於泥淖中,急於十倍報復。然而,我們可是救主的門徒和追隨者,而祂是溫良、謙遜、充滿愛德的。難道仁慈的主不是對我們說:「你們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嗎?基督徒們,請記住:天主拒絕驕傲的人,賜恩寵於謙遜的人,且沒有謙遜就沒有救恩。
3、弟兄們,須知沒有比謙遜或神貧更美好、更中悅天主的德行。謙遜使人相似於主自己,祂說:「你們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對謙遜或神貧的人,救主許諾首要的賞報:「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5:3)。「謙遜,」天梯聖若望教導說,「是進入天國之門。」另一位教父則說:「謙遜是諸德的圓滿。」哪裡有謙遜,哪裡就有愛:唯有一顆謙遜的心才能以基督徒的方式去愛;因此,謙遜不僅是諸德之母,也是愛德之本。
三、藉我們可敬的教父尼各老‧斯維亞托沙的代禱──他曾是顯赫的羅斯王公,後成為基輔洞窟修道院的謙遜修士──願天主從我們心中除去驕傲自高的精神,並賜予我們得救的謙遜與自訟的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