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開示 - 先知月二十八日
開示一:斯摩棱斯克聖母像
天主之母的偉大德能
一、斯摩棱斯克聖母像,稱為「指引者」,由聖史路加所繪。之所以稱為「指引者」,是因為至聖聖母曾在君士坦丁堡向兩個瞎子顯現,命令他們前往她的聖堂,當他們被引領到那裡時,她賜予了他們痊癒。此外,這一聖像也曾陪伴皇帝出征抗敵。它從耶路撒冷被迎至君士坦丁堡。1046年,希臘皇帝君士坦丁•莫諾馬赫將女兒安娜許配給切爾尼戈夫王公弗謝沃洛德時,以君士坦丁堡「指引者」聖母像的複製品祝福她。十二世紀時,弗謝沃洛德與安娜之子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將這一聖母像帶至斯摩棱斯克。自此,這幅聖母像被稱為斯摩棱斯克聖母像。1213年,當拔都大軍逼近斯摩棱斯克,市民們熱切向至聖聖母祈禱時,夜間,在供奉聖母像的主教座堂內,堂役奉聖母之命告知斯摩棱斯克居民默爾庫里:要他穿上戰甲前往聖堂。在聖堂中,默爾庫里聽見聖母像發出聲音:「我的忠僕默爾庫里!韃靼首領今夜欲率全軍與一巨人襲擊我的城池。但我已祈求我的聖子、我的天主,不要將它交於敵手。你當暗中出城迎敵,憑基督之力必勝巨人。我必與你同在。然而勝利之時,你也將獲得殉道的冠冕。」默爾庫里遵命而行──在自天而降的閃電戰士們協助下,並在一位光耀婦女(其聖容令敵軍喪膽)臨現中,他擊殺巨人、大破拔都軍隊,自己亦壯烈犧牲。十四世紀時,這幅聖母像被迎請至莫斯科。十五世紀,斯摩棱斯克居民說服失明的大公瓦西里將聖像歸還。聖像在十字架遊行隊伍護送下出城兩俄里,1524年於莫斯科民眾送別聖母像處建立新聖女修道院,紀念斯摩棱斯克重歸俄羅斯君主統治。院內供奉斯摩棱斯克聖母像的複製品,並設立前往該院的十字架遊行慶節。
二、在慶祝天主之母的節日,理當陳述天主之母的偉大德能,以饗各位虔敬之心,即使只是簡短地陳述。
閱讀福音記載與教會傳統──它們為我們保存了天主之母生平與品格的某些特徵──我們可以看到至聖聖母充滿基督徒的德行。她以無與倫比的虔敬、堪比天使的貞潔、非凡的謙卑、極度的謙卑、對天父旨意的完全順服、對祂安排的無怨服從、在逆境中堅定不移的寬宏,以及對眾人──尤其是對她的聖子及上主──的溫柔之愛而著稱。
1、如今,若一位少女或婦女行為謹慎、不違背端莊與禮節的規範,即使心中或許懷有不完全純潔的思想與情感,人們仍視其為貞潔。但至聖童貞瑪利亞的純潔並非如此。她不僅身體純潔,靈魂亦然;不僅外表無瑕,內心狀態亦全然聖潔。現今,看似最純潔的少女也喜愛與男性交往,樂於同他們交談,且不羞於聽取他們的諂媚之言。然而,當一位無形體的天使以男性形象──並非帶著諂媚之詞,而是神聖的問候(路1:28-29)──出現在她面前時,至聖童貞卻深感不安。因此,這位在貞潔上無可比擬的無玷者,即便與義人若瑟訂婚後,仍不願成為他的妻子,而是向天主許願終生守貞,並恪守至生命終結。而主悅納了這一誓願,以奇蹟確保她在誕下「神人」後仍保持完璧之身。是故教會歌詠她:「生子之後,仍保童貞」(聖母安息節讚詞)。
2、天主之母在如此驚人的貞潔之外,更兼具在萬事上極度的端莊──這是真正純潔的首要標記。她的衣著、舉止、目光與言談都極其端莊。當今少女與婦女幾乎無不最關注外在裝飾;她們對衣著的講究甚至到了任性的地步,有些人穿著輕薄透明的衣料,似乎與其說是為了遮體,不如說是為了暴露自己⋯⋯天主之母絕非如此。用聖保祿的話說,她「服裝端正,以廉恥和莊重裝飾自己,不要用鬈髮和金飾,或珍珠和極奢華的服裝,而要以善行裝飾自己,這才合乎稱為虔敬天主的女人」(弟前2:9-10)。據教會作家記載:「她不僅肉身是童貞,靈魂亦然;內心謙卑,言語充滿屬神的智慧,出言緩慢,談吐貞潔,凡事端莊而堅定;她極少說話,且只談必要之事,樂於傾聽他人,言辭優美。她對所有人都給予應有的尊敬,與人交談時舉止合宜,不輕浮笑鬧,不焦躁動怒。她毫無虛榮、矯飾與嬌氣,而是質樸無華,處處顯出極大的謙卑」。
童貞瑪利亞的謙卑如此真摯而深刻,以致她在感恩祈禱中毫不猶豫地向天主親自表明:「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6-48)。她出身王族,年輕貌美,卻不認為許配給年邁的木匠是屈尊。她是上主鍾愛的女兒,與天使往來,蒙恩成為天主聖子之母,卻甘於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忍受貧困,靠雙手勞作維生。她深知聖子的天主性尊嚴──親見賢士、世間智者與天軍在祂誕生時獻上的光榮;察覺祂奇妙的智慧;目睹祂無數大能作為的實證──然而天主之母將這一切「默存心中」(路2:19,51),彷彿連自己也要隱瞞,唯恐不自覺地因自己的尊榮而驕傲。她的謙卑就是如此!
3、天主之母的這份謙卑,伴隨著對天父旨意的真誠順服、對祂安排的完全服從,以及對祂所降苦難的寬宏承受。她將一切希望寄託於主,從襁褓到墳墓,全然順服於祂上智的安排。看,她虔誠的父母按誓願將她奉獻給天主,讓她事奉服務:她不僅沒有抗拒,反而自願離開父家,安居於天主聖殿。總領天使加俾額爾向她預報天主聖子由她無玷受孕:她雖困惑這事如何可能,卻不懷疑天上喜訊的真實,順服地回應天使:「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訂婚者若瑟去世後,至聖童貞與聖子竟無處「枕首」(路9:58),但她並不沮喪,而是毫無怨言地忍受貧困。最後,當耶穌基督的敵人達成目的──無罪者被當作違法者判刑,義人被當作惡徒釘死⋯⋯那時,天主之母該感到何等悲痛!義人西默盎預言的「利劍」(路2:35)確實刺透了她的心靈。但這劍只穿透靈魂而未擊倒她:她沒有意志消沉,沒有被苦難壓垮,沒有陷入絕望。她靈魂的力量如此強大,而信德與望德更為堅固!
4、但天主之母的靈魂在忍耐與順服天主上如此堅定,她的心對友誼與聖愛卻同樣溫柔。她真誠愛近人,與他們友善往來,並盡力施惠,例如她沒有拒絕參加加納婚宴,且幫助新婚夫婦解困(若2:1-5)。她是賢淑忠貞的訂婚者:毫無異議地服從若瑟,慰藉他的老年,甘願分擔他一切勞苦與需求。她是最慈愛的母親:儘管年輕,仍親自哺育愛子,不像某些不智的母親將孩子託付外人照料;為保護聖子性命,她攜祂逃離故土前往異邦;她密切關注聖子的一切言行(路2:19,51;8:20),對祂的愛不僅持續至死,更延續到死後。
天主之母對其聖子及上主的愛就是如此!既然聖保祿稱聖愛為「全德的聯繫」(哥3:14),就該斷言至聖童貞除上述美德外,還擁有許多其他德行,難以盡數。確實,有幸親見她並與她交往的人都見證:她充滿恩寵與一切美德,人性與天使性在她內結合,她是天上的奇蹟、令人驚嘆的聖德(懷主者聖依納爵致神學家聖若望的書信)。
三、既然我們主的母親如此偉大,弟兄們,我們就該竭力敬禮她──至聖者,不停讚頌她──滿被聖寵者,熱切祈求她──施恩者,護佑我們免於一切凶惡,並助我們效法她的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