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開示 - 先知月十四日


開示一:可敬的埃利修士

對抗誘惑的方法

一、可敬的埃利(我們今日紀念的聖徒)自幼便熱愛嚴格的修行生活。尚在少年時期,他已達到如此聖潔的境界,甚至獲得了行神蹟的恩寵:例如,他能將燃燒的炭塊放在衣袍中攜帶,而衣袍卻毫無損壞,並將炭塊帶給他的神師。這位埃利曾為追求更高層次的修道奮鬥而隱退至偏遠荒漠。行走間,他突然聞到蜂蜜的香氣。「此刻若能嚐些蜂蜜該多美妙」,貪食與放縱的情慾在他耳邊低語。而就在此時,岩縫中竟真出現了蜂蜜。這位可敬者如何應對?他停下腳步,沉思片刻,最終開始責備自己:「退去吧,誘人的慾念;因天主聖言中記著:『當順著聖神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可敬者就此離開,甚至未曾觸碰發現的蜂蜜──他深入更荒涼的曠野,要以飢餓進一步降伏自己的肉體。三週後,當他在荒漠中徘徊時,發現地上躺著幾顆鮮美的蘋果。嗜甜的慾念再次在可敬者心中甦醒。但這次,他透過省思遏止了這罪性的衝動。「我既不品嚐也不觸碰這果實」,他告誡自己,「因經上記著:『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天主口中所出的一切話』。」因這為期四周的荒漠修行中始終保持高度警醒,可敬的埃利終獲安慰:在他淺眠之際,天主的天使顯現並告知:「前往某處,你將在那裡尋得食物;可毫無疑慮地享用,歸榮耀於天主,並得力量。」埃利醒來後,果然在指定地點發現一泓清泉與周圍生長的芬芳藥草,滋味極其甘美。這位可敬者以獲賜的飲食恢復體力時,體驗到──據他本人所述──難以向追問此事的弟兄們完全言傳的屬靈喜樂。

二、弟兄們,我們已看到,可敬的埃利在面對臨於他的誘惑時,成為了得勝者。

他運用了哪些「戰勝罪惡誘惑的方法」?

1、他所運用的第一個方法,且被證明是有效的,就是天主的話語。這同樣的武器也被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運用,在祂於曠野四十天禁食期間,當祂受到魔鬼的誘惑時。確實,天主的話語就是真理(若17:17)、生命(若6:68)和光明(詠118:105)。「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適於行各種善工」(弟後3:16-17)。

2、第二件武器,是主所吩咐用來戰勝罪惡誘惑的(谷9:48)──即對死亡與永罰的憶念。我們之所以被自己的情慾所勝,只是因為忘記了隨之而來的懲罰;我們之所以認為塵世的憂苦沉重,只是因為未曾經歷地獄的折磨。

某位度修行生活的修士對一位聖長老說:「我的靈魂渴望死亡。」長老回答:「你這樣說,是因為想逃避憂苦,卻不知道將來的憂苦比現在的更可怕,無法相比。」另一位弟兄問長老:「為何我住在自己的小室裡,卻仍懈怠?」長老答道:「因為你既不知將來的安息,也不知未來的苦刑。你若真知道這些,就會忍耐,即使小室裡爬滿蟲子,你站在其中深及頸部,也不會軟弱。」

那些曾被示以地獄苦刑的虔誠修行者,無不懷著恐懼回憶所見異象,並在不停流淚的悔改與謙卑中,尋求安慰──即得救的保證。基輔洞窟修道院的隱士亞大納削就經歷了這樣的事。他在長期患病後去世。弟兄們按修道慣例處理了他的遺體,但因某些阻礙,死者兩天未被安葬。第三夜,院長見到神聖異象,聽見神秘的聲音說:「天主的人亞大納削已兩天未葬,你卻不關心他。」清晨,院長與弟兄們前來準備埋葬遺體,卻發現他坐著哭泣。見他復活,眾人驚駭不已,隨即追問:「你是如何復活的?靈魂離開肉體時,你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對所有問題,他只回答一句:「救救你們自己吧!」當弟兄們堅持請求他說些有益的話,他囑咐他們要服從與不斷悔改。此後,亞大納削將自己關在洞窟中,十二年足不出戶,日夜以淚洗面,每隔一日僅進少量麵包與水,期間不與任何人交談。臨終時,他再次向聚集的弟兄們叮囑服從與悔改之道,隨後平安歸主。

3、最後,當你面臨犯罪的誘惑時,要生動地想像:犯罪會極大激怒上主,祂憎惡罪惡。因為祂不是喜愛邪惡的天主。「為了讓你更明白這一點──設想一位正直、嚴厲、疼愛家庭的父親,他竭盡所能使兒女品行端正、誠實,好因他們的良善而賞賜他們自己用極大辛勞為他們預備的豐厚產業。然而他痛心地看到,兒女們對父親這樣的愛毫無感激,不愛他,不關心父親出於愛所預備的產業,反而放蕩度日,急速奔向滅亡。請注意:每一項罪惡對靈魂都是死亡,因為它殺死靈魂,使人成為魔鬼──那殺人者的奴隸。我們越是犯罪,悔改就越困難,滅亡就越確定。所以,要全心戒懼一切罪惡。」

三、因此,願天主的話語、對地獄苦刑的恐懼、以及唯恐懼怕觸怒仁慈上主,幫助我們在對抗罪惡誘惑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返回「《週年每日開示》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