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月十七日 常用聖頌


我們的義德教父,天主之人阿萊克西

聖阿萊克西出生在舊羅馬,他的父母是歐斐米安和阿格拉依斯。他遵從父母之命,與一位年輕女子結為夫妻。然而,他甚至沒有與她共度一日,就逃往埃德薩,在那裡生活了十八年。他以乞丐的身份回到羅馬,坐在他父親的家門口,無人知曉,還被自己的僕人嘲笑。他的身份直到他去世後才被他身上的一張紙揭示,那是他在安息前不久親自寫的。虔誠的皇帝霍諾里烏斯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他安息之日,羅馬主教在神視中從天上得到了「天主之人」的稱號。

 

阿肋路亞

遣散頌(聖阿萊克西) 第四調式
求祢快速

儘管你從一個顯赫而著名的根源萌芽,儘管你從一個以其偉大帝國尊嚴而聞名的城市綻放,你卻輕視一切敗壞和轉瞬即逝的事物,努力永遠與你的君宰基督結合。睿智的阿萊克西,請為我們的靈魂懇切地祈求祂。

集禱頌(聖阿萊克西) 第四調式
今天,祢已顯現

今天,在我們以合宜的恭敬,慶祝至聖、至福的聖阿萊克西的節日時,我們以讚美詩讚頌他,高呼:歡躍吧,你是義人的喜樂裝飾。


我們在諸聖中的教父,愛爾蘭的光照者帕特里爵

愛爾蘭的宗徒,聖帕特里爵,十六歲時被愛爾蘭掠奪者從他的故鄉不列顛擄走。雖然他是執事的兒子、神父的孫子,但直到被俘虜後,他才全心全意地尋求主。在他的《懺悔錄》,他在晚年寫下的遺囑中,他說:「我來到愛爾蘭之後──每天我都必須照看羊群,一天中我多次祈禱──對天主的愛和對祂的敬畏越來越多地臨到我,我的信仰也得到了加強。我的靈魂如此被觸動,以至於我一天要誦唸一百次禱文,晚上也幾乎一樣多,即使我住在樹林和山上也是如此;我會在天亮前,冒著雪、霜、雨起來祈禱,我感覺不到任何傷害。」在愛爾蘭經歷了六年奴役之後,他在天主的引導下逃脫,然後在高盧的歐塞爾在聖革爾曼主教的指導下在修道院生活中進行修行奮鬥(見先知月31日)。多年後,他被任命為主教,大約在432年再次被派往愛爾蘭,將愛爾蘭人轉向基督。他的艱苦勞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以至於在七年內,從高盧派出了三位主教來幫助他牧養他的羊群,「我在主內受洗的弟兄和兒子──成千上萬的人,」他在他的《懺悔錄》中說。他的宗徒工作並非沒有經歷許多「疲憊和痛苦」,在艱難的地區進行長途跋涉,以及許多危險;他說他的生命曾十二次處於危險之中。當他作為啟蒙者來到愛爾蘭時,那是一個異教國家;當他大約在461年結束他的塵世生命時,基督的信仰已經在每個角落建立起來。

 

遣散頌(聖帕特里爵) 第三調式

神聖的司教,亞宗徒,聖帕特里爵,顯靈跡者與愛爾蘭的光照者:求你轉求仁慈的天主,求祂賜予我們靈魂罪過的赦免。

集禱頌(聖帕特里爵) 第四調式
求祢快速

君宰將你啟示為一位熟練的捕人的漁夫;你撒下福音宣講的網,將異教徒引向虔誠。那些曾是崇拜偶像的黑暗之子的人,你藉著神聖的洗禮,使他們成為白晝之子。帕特里爵,請為我們這些在你的紀念日敬禮你的人代禱。


返回「週年聖頌集」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