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善集:論靜修生活與修道境界(5)
五、恩寵是什麼,我們要如何獲得它;哪些事情會玷污它,哪些事情會再次淨化它。
恩寵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它,什麼會玷污它,什麼會再次淨化它,這是我們可以從金口聖若望那裡學到的,他的靈魂和品舌比任何金子更明亮。因為他寫道:「『我們眾人反映主的光榮,都變成了那光榮的肖像』(格後 3:18),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有奇跡的時代,這句話的意義更為明顯。但即使是現在,只要人有一雙信德之眼,就不難理解它的意義。因為在我們受洗的時候,我們的靈魂比太陽更明亮,因為它已被聖神潔淨了。我們不僅注視著天主的光榮,而且還從那光榮中獲得某種光芒。因為當純銀受陽光照耀時,它就會發出光芒,這光芒不僅來自它自身的本性,也來自太陽的燦爛光芒。同樣,當靈魂得到淨化,變得比任何銀子都明亮時,它就會接收到來自聖神的榮耀光芒,這些光芒照亮了它自身與生俱來的榮耀;這些光芒的強度真實地反映了主聖神的工作。」[1]
金口聖若望又進一步寫道:「你們想讓我以宗徒為例,更生動地向你們說明這一點嗎?請你們默想保祿,他的衣服曾行過奇跡(參閱宗19:12),還有伯多祿,他的影子被賦予了大能(參閱宗5:15)。如果他們的衣服和影子沒有君王的肖象,如果他們沒有不可接近的耀眼光輝,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因為君王的服飾甚至會引起盜賊的恐懼。你想有一個事例來說明這種榮耀如何藉著肉體光輝閃耀嗎?當旁觀者注目看斯德望的面容時,他們以為自己看到了天使的面容(參閱宗6:15)。但與在人內照耀的榮耀相比,這一切都微不足道。因為梅瑟在他臉上所顯示的(參閱出34:30),這樣的人已經在他們的靈魂中經驗到了,只是程度要大得多。因為梅瑟的榮耀更多的是感官上的,而斯德望的榮耀則是無形的。就像火花從熾熱的物體飛向鄰近的物體,並將其光亮傳遞給它們,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信友身上。經驗到這些的人就會遠離塵世的掛慮,想像自己是居住在天上。但在今生,痛苦嘆息是件好事的,因為無論我們的靈性達到了何種境界,我們都還沒有真正認識傳遞給我們的現實,因為我們很快就會與啟示給我們的東西失去聯繫,並因感官事物而分心。因為這種令人敬畏而又不可言喻的榮耀只在我們心中停留一兩天。然後,我們就會使它在世俗掛慮的暴風雨中熄滅,由此以濃雲遮蔽了它的光芒。」[2]
金口聖若望又在另一處寫道:「那些中悅天主的人,他們的肉身將披上這種光耀,其光明非人的眼睛所能注視。在舊約和新約中,天主都賜予我們一些微弱的跡象和痕跡。在舊約中,梅瑟的面容曾閃耀著燦爛的光芒,以色列人無法直視他(參閱出34:30)。在新約中,基督的面容比梅瑟的面容更為明亮(參閱瑪17:2)。」[3]
你聆聽過聖神的話語嗎?你明白了奧秘所具有的大能嗎?你是否已經領悟了在神聖的聖洗池中,我們在自己身上經歷了徹底的屬靈再造的產痛的性質嗎?你是否領會了它的果實、成就和獎賞何其偉大?你是否意識到,這種超性恩寵是微弱地還是強烈地流淌在我們體內──也就是說,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是遮蔽它還是彰顯它──這取決於我們自己?遮蔽在我們內的恩寵的,是世俗掛慮的暴風雨和由此產生的陰暗情慾。它們像颶風或汹涌的洪流一樣,淹沒我們,吞噬我們的靈魂。它們不允許我們的靈魂實現其受造的目的,不允許它呼吸或默觀真正美好而又真福的事物。相反,它們在感官享樂的增長和惡臭中使靈魂輾轉反覆,備受折磨,將其拖入並陷於黑暗之中。另一方面,無論神化的誡命對那些沒有按墮落的自我、卻按靈性而生活的人產生什麼影響,就如聖經所說:「你們若隨聖神的引導行事,就決不會去滿足本性的私慾。」(迦5:16),都是有益的,都會引導我們得救;就像階梯一樣,它帶我們向上,甚至到達最頂端的階梯:愛,亦即天主(參閱若一4:8)。
(未完待續)
[1] 《格林多後書講道集》,第七篇講道,5。
[2] 同前。
[3] 《致年青寡婦》,3。
返回「《慕善集》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