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殿月十三日 聖人傳記


我們在諸聖中的教父,君士坦丁堡總主教金口聖若望

這位所有基督徒的最偉大、最受愛戴的演講者於344或347年出生在安提約基雅城;他的虔誠父母名叫塞孔德與安圖薩。他的母親二十歲就守寡了,她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花在養育若望與他的姐姐上。若望在哲學家安特辣加提與智者利巴尼的門下受教,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希臘學者。利巴尼是個異教徒,在他死前,有人問他誰可做他的繼承人時,他說:「若望,但願基督徒沒有把他從我們這裏偷走。」由於他所受的這些良好教育,加上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做修辭教師的光輝生涯已擺在了若望面前。但是,由於他的虔誠母親安圖薩以及安提約基雅主教麥肋提(進殿月12日)的好榜樣,若望於370年被祝聖為誦經士,他選擇了將自己奉獻給天主的道路。從374至381年,他在安提約基雅附近的獨修所度修道生活。他的克苦修行損害了他的健康,他不得不回到安提約基雅。大約在381年,聖麥肋提將他祝聖為執事。後來,聖麥肋提被召往君士坦丁堡出席第二次普世大公會議,在公會議期間,他安息主懷,平安離世。386年,弗拉維安主教祝聖若望為安提約基雅教會的司鐸。當他被提升至司鐸神品後,他作為公眾宣講者的生涯開始了,通過他眾多的講道與聖經註釋,他傑出的演講天賦得以彰顯。這些講道以雄辯著稱,充滿了大量比喻與聖經典故;它們深刻的揭示了聖經內涵與天主聖意的工程;這些講道所表現出來的熱忱與道德力量,表明它們是發自一個無瑕可指的心靈,他首先活出了他所教導的,然後再將它宣講出來。由於他聲名遠揚,他當選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接繼聖奈克塔里治理君士坦丁堡教會。他被秘密地帶到君士坦丁堡,以免安提約基雅的教友反對,398年2月28日,他由亞歷山大里亞宗主教德奧斐羅祝聖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那時,帝國東部的皇帝是阿爾卡迪,他以大聖阿爾塞尼(聖君月8日)為自己的導師;阿爾卡迪生性軟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他的妻子歐多克西亞的影響。金口聖若望毫不留情地指責帝都的道德鬆懈風氣,這激怒了歐多克西亞;亞歷山大里亞的德奧斐羅宗主教與歐多克西亞設下陰謀,在403年罷黜了聖若望,將他流放到龐都。民眾發生了騷亂,第二天晚上,帝都發生了地震,這令歐多克西亞非常害怕,於是求阿爾卡迪將金口聖若望召回帝都。聖人回來後,他與皇后之間的和好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皇后於403年的9月,命人在聖智大殿的廣場上樹立了自己的雕像,在舉行落成禮時,舉行了不合宜的狂歡,聖若望怒斥了皇后,這令皇后不能容忍。404年6月,聖若望被流放到亞美尼亞與基里基雅的邊界庫庫蘇地方。他在那裏與羅馬教宗英諾森通了幾封信,教宗派遣主教與神父來到君士坦丁堡,要求召開一次公會議。聖若望的敵人害怕他返回帝都,就向皇后進諂言,使她認為這是對她的羞辱,於是她將若望流放到更加偏遠的地方──靠近高加索的彼提烏。對年邁的若望而言,這一流放的旅途充滿了痛苦,這既是因為外部環境的惡劣,也是因為差役惡待他。他並沒有到達彼提烏,就在靠近龐都的科瑪納地方將自己的靈魂交給了主,時在407年9月14日。他最後的遺言是:「為了一切而歸榮耀於天主。」三十一年後,阿爾卡迪皇帝與歐多克西亞的兒女──小德奧多西皇帝與普爾凱里亞公主──將他的聖髑由科瑪納迎回君士坦丁堡,他們熱切地為父母迫害聖人祈求寬恕。教會在每年主顯月27日紀念聖人的聖髑被遷回帝都。

聖若望被尊為「金口」,因為他極富口才。他詳細地講解聖經,他對聖經的註釋比任何其他教父都多,他留給了我們完整的《創世紀》的註釋,《瑪竇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事錄》與十四封保祿書信的註釋。他的各種著作存留至今的有1447篇講道,240封書信。此外還有許多其它論著存世。教會除了在今天與主顯月27日紀念這位偉大的教父,還在主顯月30日把他作為三聖司教中的一位,與大聖巴西略與神學家聖額我略一起紀念。

金口聖若望的瞻禮本在他離世的那一天(聖架月14日),但由於那一天恰逢舉揚十字聖架節,故此聖人的瞻禮被移至今天,好能隆重地慶祝他的瞻禮。


神聖的殉道者:阿爾卡迪,帕斯卡西,普若布,歐提基安

聖阿爾卡迪、帕斯卡西、普若布、歐提基安是西班牙人。汪達爾人迫害聖教,四位烈士因不肯附從亞略異端,被汪達爾王拘捕,判處流刑,充軍到各地,飽受虐待,殺身成仁。時在437年。帕斯卡西和歐提基安的幼弟保利諾,信德堅固,在法庭受了杖刑,罰充奴隸,操務賤役,被異端分子虐待致死。


圖爾主教聖布里基

布里基是聖瑪爾定(進殿月11日)的弟子,在馬爾穆捷修院修道,品性暴戾,鄙視老師,私下譏瑪爾定為「瘋子」。瑪爾定責問布里基,為甚麼言語無理,說他是瘋子。布里基絕口否認。瑪爾定說:「我為你祈求天主賞賜你改過,你將來要作圖爾的主教。可是你將來作了主教,要遭遇許多困難和麻煩。」過了一個時期,布里基突然覺悟,痛悔前非,跪在瑪爾定面前求恕。瑪爾定溫言安慰,勸勉他以後勤修聖德。397年,聖瑪爾定逝世,布里基當選繼任。他在主教任內,常遭眾人反對,飽受挫折,一度被迫離任。他的聖善生活,與青年時相較,判若兩人。布里基於444年逝世,任圖爾主教共47年。


托萊多主教聖歐格尼

聖歐格尼是西班牙人,入薩拉戈薩修院,當選托萊多主教,忠勤盡職。657年逝世。遺缺由他的侄兒聖依德豐繼任。


殉道童貞聖女瑪克塞倫迪

聖女瑪克塞倫迪出身貴族,原籍考德利。年屆適婚,父母擬為她擇配。聖女早已矢志守貞,請父母打消婚事的計劃,父母不肯,將她許配給哈登,擇期成婚。瑪克塞倫迪同保姆離家逃走,赴鄰村暫避。未婚夫哈登帶了隨從按址查訪,發覺瑪克塞倫迪藏匿在一隻大橱裡,強欲拉她回去。聖女寧死不從,哈登怒不可遏,拔出寶劍猛刺,聖女當場斃命。眾人紛紛逃散,哈登突然雙目失明,成了一個瞎子。那是670年的事。

瑪克塞倫迪的遺體安葬在附近聖堂,顯了許多神蹟。三年後(673年),坎布萊主教將瑪克塞倫迪的棺柩以盛禮迎回考德利。哈登三年來,懺悔做補贖。那一天叫人扶著出去,當迎棺的行列經過他家門時,就上前去,跪在棺前,當眾坦白過去殺人罪,求天主寬怒。他立刻恢復視覺,與常人無異。


阿圖瓦的聖基利安

聖基利安是愛爾蘭人,獨居隱修,阿圖瓦地區的傳教士缺乏,聖法若派基利安前往,傳揚福音。基利安一路步行,到了阿圖瓦,疲乏不堪,口渴難忍,向一家貴族討水喝。主婦叱斥基利安道:「你要喝水,到前面河裡去好了。我們屋子裡一滴水也沒有。」基利安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貴族打獵回來,打開水缸,真的一滴水也沒有。他很奇怪,因為那天早晨,明明每隻水缸都裝滿了水的。人們告訴他有一個隱士從遠道來討水喝,被主婦拒絕。那貴族連忙出去找基利安,向他賠罪,回到家裡,水缸的水又滿了。基利安在阿圖瓦建了一座聖堂,講道勸人,勸化異教徒歸正。


弗勒里的修道院院長聖阿博

聖阿博是十一世紀的著名學者,在弗勒里修院修道。971年,伍斯特主教聖奧斯瓦爾德在拉姆塞創建修院。他過去曾在弗勒里修院修道,就任命阿博為拉姆塞學校校長。阿博先後在巴黎、蘭斯、奧爾良讀書,學問淵博。他主持拉姆塞校務兩年,辭職返回弗勒里,繼續研究哲學、數學和天文學。弗勒里修院院長逝世,阿博當選繼任。他參加教務會議,著有書籍多種,最出名的有宗教法規彙編,聖愛德蒙傳記。聖阿博全力整頓修院紀律,功績卓著。1004年逝世。


新殉道者,神聖的修士,君士坦丁堡的達瑪森

這位基督的神聖鬥士,是君士坦丁堡的加拉塔區的人,他是個孤兒,他虔誠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被人引入歧途,皈依了伊斯蘭教;但他卻最終醒寤了過來,於是他在阿索斯聖山上決意悔改。他在大拉弗拉修道院裏領受了修道聖衣,取法名達瑪森。他在那裏住了十二年,修煉各種聖德。但是,他的靈魂卻仍無法平靜下來,他熱切地渴望為基督傾流熱血。當狄約尼削宗主教來修道院時,達瑪森乘此機會與宗主教一起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在那裏,有一次,他開始向穆斯林高呼,否認穆罕默德。他的大膽令土耳奇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以為他一定是瘋了,因此沒有人注意他。但是聖人卻不停地這樣做。他在君士坦丁堡各地宣稱自己相信基督是天主,甚至當著達官顯貴的面這樣做。他受到鞭打,不止一次,最後,他終於獲得了他所渴望的死刑判決。1681年11月13日,他在宗主教府的門口被斬首示眾。他的遺體被丟棄在那裏,沒有人敢來為他收屍。三天後,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來收取了聖人的遺體,埋葬在哈爾基島上。


更多聖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