帡幪月三十一日 聖人傳記
神聖的宗徒:斯塔輝,阿培肋,安仆里雅,吴爾巴諾,納爾基索,阿黎斯托步羅
這六位聖宗徒都在七十宗徒之列。
斯塔輝,保祿稱之為「我可愛的斯塔輝」(羅16:9),他被聖安德肋宗徒任命為拜占庭的主教。他在城外的阿格里頗利斯修建了一座教堂,他在那裡聚集了超過二千名基督徒,向他們施教,舉行聖事。從主後38年至54年,他照管基督的屬靈羊群十五年之久,之後,他平安離世。
阿培肋,保祿稱之為「基督受磨難的阿培肋」(羅16:10),他是小亞西亞的伊拉克利亞的主教,在去世前,他帶領許多人皈依基督信仰。
安仆里雅,保祿稱之為「我可愛的安仆里雅」(羅16:8),吴爾巴諾,保祿稱之為「我們在基督內的助手」(羅16:9),他們兩人也是被聖安德肋祝聖為主教的。安仆里雅是馬其頓的奧迪索頗利斯的主教,吴爾巴諾是全馬其頓的主教。他們熱切地宣講由耶穌基督所啓示的三位一體的天主,並為此受了許多苦難。安仆里雅被偶像崇拜者殺害,吴爾巴諾被偶像崇拜者與猶太人殺害。
納爾基索(羅16:11)是雅典的主教,他為信仰受苦受難,成了宣講真理之言的榮耀殉道者。
阿黎斯托步羅(羅16:10)是不列顛的主教,他不停地在當地的蠻族人中施教,宣講賜人生命的得救之言。最後平安離世。
殉道者聖昆廷
聖昆廷原籍羅馬,傳揚福音,勸化許多異教徒歸正,因傳教的罪名被捕。昆廷在法庭昂然不屈,飽受酷刑,斬首致命。
殉道修士聖佛伊蘭
聖佛伊蘭是聖福爾賽(主顯月16日)、聖鄔爾坦(聖君月1日)兩位聖人的胞弟。630年,佛伊蘭等三人在蒲加塞建了一座修院,向東盎格魯人傳揚福音。
過了一個時期,福爾賽赴法國傳教,648年逝世。東盎格魯地區被異族占據,蒲加塞修院全部設備被洗劫一空。佛伊蘭、鄔爾坦二人,步福爾賽的後塵,連袂往法國。佛伊蘭到了尼韋爾,福女依塔送了一塊土地給他。佛伊蘭就在那裡建造了一座修院。依塔的女兒,聖女日多達是南維修院院長,尼韋爾修院離佛伊蘭所建的修院很近。佛伊蘭一面管理自己的修院,同時對尼韋爾修院予以種種協助。他向當地異教徒傳教,成績非常美滿。
655年,聖昆廷瞻禮前一天,佛伊蘭在尼韋爾舉行了彌撒,帶了三個旅伴,同往塞尼森林,被强盜殺死。佛伊蘭的尸體至第二年一月十六日才被發現,運回修院安葬。
雷根斯堡主教聖沃爾夫岡
聖沃爾夫岡生於930年,年青時在利斯諾修院主辦的學校讀書。同學中有一位是胡布主教的兄弟亨利。胡布有一座著名的學校,是主教創辦的,亨利勸沃爾夫岡一同到這學校繼續學業,沃爾夫岡欣然接受。他在胡布的學業成績非常良好。856年,亨利當選德利愛總主教,就任命沃爾夫岡為主教學校教師,他除了教書外,協助主教積極傳揚福音。964年,亨利總主教逝世,沃爾夫岡入本篤會修道,受訓期滿,領受鐸品,派往巴諾尼傳教。972年聖誕瞻禮,沃爾夫岡祝聖為雷根斯堡主教。他在主教任內,照常操務本篤會會規所定的各種苦行,致力整頓教區修院紀律。沃爾夫岡忠勤執行主教聖職,廿二年如一日,樂善好施,窮人敬愛他如慈父般。沃爾夫岡因愛好靜修生活,一度退隱曠野。本區教友堅請他回來照常管理教務。巴伐利亞公爵請沃爾夫岡擔任兒子亨利的導師。亨利死後,榮列聖品。沃爾夫岡於994年逝世。

新殉道者,希俄斯島的聖尼各老
聖尼各老出生在希俄斯島的一個虔誠家庭裡。從孩提時代,父母就培養他修習各種神聖福音聖德。當他二十歲時,父母先後離世。於是,他就與一個同伴一起離開故鄉,去瑪格尼西亞做採石工作。但是,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喪失了理智,他變得極其愚笨,甚至連自己在做什麼都說不清楚。當地的土耳奇人想要乘機使他皈依伊斯蘭教,就將他帶到法官那裡。但是,由於尼各老根本連話都說不清,他們只能將他從那裡帶走,尼各老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他回到了希俄斯島,由他的姐姐照看他。村民們聽到了有關在瑪格尼西亞所發生之事的謠傳,以為他已背棄了信仰,因此,他們給他改了名字,從那以後,他不得不像穆斯林那樣地生活。這個可憐的年青人在放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名叫濟利祿的修士,濟利祿修士非常可憐他,就決定要盡全力幫助他,使他恢復理智。
一天晚上,尼各老睡在一座荒廢的教堂裡,他在夢中看到一位美麗的婦人告訴他:他被治好了。醒來後,他完全恢復了理智,濟利祿修士就給他講授信仰的道理,尼各老的心裡燃燒起渴望悔改的火燄,儘管他並沒有像謠傳的那樣背棄信仰。他完全不顧自己身體,只是專心於祈禱、守齋、守夜不眠、不斷叩拜上面,他的這一熱心行動引起了週圍的人的注意。一天,當他敬禮洗首若翰授首的聖像時,內心充滿了要以殉道來完成他的悔改的想法。他一邊哭泣,一邊親吻聖若翰的聖像,祈求聖人使他堪當追隨聖人為愛主而殉道的芳踪。
過了一段時間,尼各老到教堂裡去,卻被裡面的基督徒趕了出來。他們都以為他只是個愚笨的土耳奇人,對他毫無同情之心。他回到家裡,哭泣起來,誰也安慰不了他。不久,土耳奇當局把他當作土匪抓了起來,他被帶到法官面前。當法官審問他時,他堅定地說:「我生來就是基督徒,從小被當為基督徒撫養長大;我決不背棄基督而皈依伊斯蘭教,我決不會否認基督。我死也要做基督徒。」由於他對法官的所有問題的回答都充滿了智慧,土耳奇人感到非常難堪,於是他們就對他施以殘酷的刑罰。與他一直被逮捕的村民雖然沒有受刑,但卻害怕會喪命。村裡的司鐸非常害怕,高聲渾身是血的殉道者說:「你做一個土耳奇人(譯註:即皈依伊斯蘭教之義),他們就放了你,我們也會被釋放。基督教的信仰並不因一個人的背教而受到任何削弱!」尼各老聽到這話,對他不屑一顧,說:「你自稱天主的司鐸,卻勸我們背棄信仰,你本應鼓勵我保守信仰,為之而死!」
在這之後的日子裡,為使這個青年人背教,他們對他用盡了他們所能想出來的各種殘酷的刑罰,但是,天主的恩寵卻與他同在,使他快樂地忍受這一切酷刑。人將他投入馬厩,受馬的踐踏;但是,就如被投入獅子圈裡的達尼爾那樣,馬並沒有傷害尼各老。當尼各老受所有這些刑罰的日子,他仍守嚴齋,因而他不但獲得了殉道者的奬賞,也獲得了修行者的賞報。三十天後,土耳奇人決定將尼各老斬首。當他們來到刑場時,他們並沒有立即將他斬首,而是想要利用這最後的機會使他背教。他們讓聖人跪下,用刀背砍他,希望聖人能因如此近地面對死亡而背教。但這卻使聖人更熱切地渴望為主而死。劊子手讓聖人再次跪下,用刀輕輕地割開的頸項的後面,聖人仍堅定不移。於是他只得將聖人處死,但他卻沒有將聖人的頭砍下。他又砍了兩下,最後用手抓住聖人的頭髮,像宰殺牲畜那樣地割斷聖人的喉嚨。希俄斯島的天色突然昏暗了下來,當地的居民不知所措。聖人的臉上卻放射出一道光芒。土耳奇人因這奇跡而將他的遺體焚毀,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在烈火中發出了一股美妙的香氣,給所有人啓示了天主為聖人所預備的永恆榮耀,正如保祿所說:「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 。」(弟後4:7)

第比利斯的諸聖殉道者
1227年,花剌子模蘇丹雅拉拉爾-丁率領他的土耳奇軍隊進攻格魯吉亞。在這場戰鬥的第一天,格魯吉亞軍隊在他們接近第比利斯的時候,英勇地擊退了侵略者。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一群住在第比利斯的波斯人秘密打開城門,召喚敵軍進入城市。
一份手稿這樣描述這一格魯吉亞歷史上最可怕的一天:「言語無法表達敵人所造成的破壞:將嬰兒從母親的懷裡撕裂,將他們的頭靠在橋上打擊,看著他們的眼珠從頭骨中落下……」
城裡血流成河。土耳奇人閹割年青的孩子,強姦婦女,將母親刺死在孩子屍體上。整個城市到處都充斥著哀哭之聲。城裡的街道與河流都充滿了死亡。
蘇丹下令將希奧尼主教座堂的塔樓拆除,代之以他的邪惡御座。在他的命令下,聖母與我們救主的聖像都被帶出希奧尼主教座堂,被放置在穆特克瓦里河上的橋中央。侵略者把人民帶到橋上,命他們從聖像上踏過,並向它們吐唾沫。那些背棄了基督信仰,褻瀆聖像的人全都得以保全性命,而那些勇敢的宣認正教信仰的人則全被斬首。
有成千上萬的格魯吉亞人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向神聖的聖像致敬。被鮮血染紅的穆特克瓦里河水將成千上萬顆頭顱與無頭屍體衝到了河的下遊。
成千上萬的星辰,你們是特選的子民,以你們的金翼守護格魯吉亞,請在天主面前不斷為我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