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諸聖中的教父,亞歷山大里亞總主教,「仁慈者」聖若望
瞻禮日期:主顯月二十三日
聖若望是塞浦路斯阿瑪蘇斯的名門之後。他在父母的要求下,結了婚,育有幾個子女,按天主的意願,他的子女在年幼時就與他的妻子同時死去。若望將失去親人看作天主召叫他擺脫世俗的牽掛,於是他就將自己完全交給了天主。
在他於610年被祝聖為亞歷山大里亞宗主教的那一天,若望將全體神職人員與埃及的這個富有都市的官員召集起來,讓他們去確切地登記他的「主人」(他就是這樣稱呼窮人與乞丐的)的數目,說:「天主將他們放在我們的道路上,好讓我們通過給予他們布施而贏得天國。」他們發現在城裏共有7500個貧困人士。宗主教下令,每天都要給他們提供吃的東西,還要給他們提供必須的衣物。他經常在祈禱中對天主說:「我們很快就要見到祢,主啊,我們兩個誰會贏得這場比賽:是不斷賜予我美好恩賜的祢呢,還是從不停止將它們分施給窮人的我呢?因為我們知道我所擁有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出於祢的仁慈,它們維持著我的生命。」
的確,聖人對窮人的同情是無法衡量的,他的布施也是無限的,就如同每年氾濫使土地肥沃的尼羅河一樣。因此,人們按他的主基督的名字——基督是一切仁慈的根源——而稱他為仁慈者。每當他遇到窮人或受苦的人時,都會落淚,都會使自己憂傷。他利用教會的銀庫裏所有銀錢,從來不加計算。就如同基督教導我們的,無論那人是善是惡,是否應得,他都會給予幫助。有一次,一個已接受了施捨的窮人假裝自己沒有受過幫助,裝扮成不同的人,三次求聖人救助。當人給聖人揭穿了他的偽裝時,他命他們給那人雙倍的財物,說:「也許他就是我的救主耶穌,前來考驗我。」他施予的越多(他從不思考數量或是明天的需求),天主就越增加教會的財富,好讓人們經驗到主所應許的是真實的:「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25,33)由宗主教所委派的一個專門負責施捨之事的神職人員,給了一個因時局艱難而變得貧窮的富人財物,但他只給了主教所吩咐給予那人的三分之一的財物,他心裏想將銀庫裏的錢都給予一個人是不合理的。但是,聖若望告訴他,有一個貴婦人打算給教會大量的布施,但是最後她只布施了她原本打算布施的財物的三分之一,這令那個神職人員感到十分羞愧。
當波斯人於614年入侵敘利亞時,血洗了耶路撒冷城,許多難民逃到了亞歷山大里亞。聖若望像接待弟兄一樣地收留了他們,安慰他們,為他們建造收容所與醫院,他用光了教會的所有資源,為能養活他們。就在那時,他派船裝著穀物與其它食物,以及重建被毀的教堂的工匠,前去巴勒斯坦。他前去探訪的病人與貧困者在他身上看到了他所反映出來的基督的臨在。當有人想要感謝他的仁慈時,他會立即讓那人住口說:「弟兄,我並沒有做得更多!我沒有像救主所要求的,為你傾流熱血。」每個星期三與星其六,他都會站在教堂的門口,等待人們前來求他解決紛爭,或是仇人和解。沒有人聽到他說過閑話,或是指責過任何人,即便那人顯然是有罪的。實際上,他只看到善或善意,認為罪人都已在私下裏悔改過了,他小心地使自己不做判斷,因為判斷人只屬於天主。他感謝那些說他壞話的人,或是侮辱他的人,因為這使他記起了自己的罪,並且他會確保這樣的人會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布施。當他與驕傲或心硬的人、或其他罪人交談時,這位神聖的宗主教切望他們能悔改,他將這些罪都歸於自己身上,希望能使他們改正過來,他會請他們為自己祈禱,好能悔改這些罪。他們不斷耐心地勸勉信友謙卑、悔改,提醒他們記得天主在創造世界時,在派遣祂的聖子來拯救我們時,在忍耐我們所犯的無數罪惡與過犯時,對我們所行的奇事。他不但以自己的言語,還像諸聖先知那樣,以自己的行動施教。在一個主日,他正在主教座堂裏舉行彌撒,突然,他在祝聖聖體聖血之前停了下來,讓執事重覆誦唸連禱文,並讓人去找他的一位因心懷怨恨而沒有來教堂的神職。當那人出現在教堂裏時,主教在他前含淚俯伏於地,求他寬恕。只有在他們重新和好,互相擁抱之後,他才回到祭臺前,繼續舉祭,他這樣做是為了逐字遵守主的誡命(瑪5:23)。
聖若望愛修士,在修行上卻超過了他們,因為他曾是個結過婚的人。他在自己的主教座堂的附近安置了兩個修道團體,他親自給他們提供生活所需。他請求他們在他們一起祈禱時,為他並為教會祈禱,在其餘的時間裏,他們在自己的小室裏為他們自己的得救祈禱,不必為物質所需操心,為此,他們為宗主教的特別照顧而感恩。在他的主教府裏,他從來不稱那裏的任何東西是他自己的,聖人住在一間不舒適的房間裏。城裏的一個顯貴得知此事後,有一天,他派人給主教送來一個昂貴的床罩。那天晚上,聖人無法入眠,當他想起窮人、饑寒交迫的人就在門前時,不斷指責自己,因為他正奢侈地躺臥著。第二天,他就將床罩給賣了,將錢分施給窮人。但是,那位送他床罩的施主正巧經過那家出售他送給主教的禮物的商店。他又將床罩買了回來,把它送還若望,聖人又再次將它給賣了,將錢用於慈善事業。他們兩人就這樣互不相讓,這一床罩在他們中間往來了好幾次,聖人用它使那富人間接地捐出了一大筆錢救濟窮人。
儘管他待人慈善,而又極其謙卑,聖若望卻堅定地抵制一性論異端。他愛他們,盡自己所能向他們行善,但是,他堅定不移地指責他們的錯謬,並禁止正教徒與他們一起崇拜祈禱。
當亞歷山大里亞城發生饑荒與瘟疫之時,聖人是第一個安慰病人、埋葬死人的人。他勸勉信徒熱切地為已故者祈禱,並利用這一痛苦的時機提醒他們人生的脆弱,故此要抓緊時間悔改。在耶路撒冷陷落後,沒過幾年,亞歷山大里亞就處於波斯人的威脅之中。聖若望在埃及總督尼基塔的請求下,回到塞浦路斯,619年,他在那裏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在他去世前不久,一位貴婦人出現在他面前,早在他十五歲時,她就曾經顯現給他。她告訴聖人,她是仁慈的化身,基督就是在她的促使下為了我們的得救而取了血肉,她應許要給若望打開天堂之門。在聖人去世後,有香液從這位聖主教的遺體上流出,這香液成了信友的喜樂與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