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神聖的教父,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尼豐

瞻禮日期:安息月十一日
聖尼豐生活於十五世紀。他出生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一個富裕且虔誠的家庭。他的父親曼努埃爾曾擔任摩里亞專制君主托馬斯•帕里奧洛格斯(1430-1460年)的首席顧問。
尼豐自幼便拒絕玩樂,專心研讀聖經與教父著作,以致十二歲時已精通整套禮儀規程。這男孩的敏銳才智令老師們驚嘆,但他的心只渴望效法他熱切閱讀的聖人傳記中的神聖修士的榜樣。某日,他遇見一位名叫若瑟的修士,交談後,尼豐(俗名尼各老)便跟隨他離去,甚至未向母親與家人道別。
抵達埃皮達魯斯後,尼各老聽聞一位受人尊敬、名叫安當的隱士的事蹟,便前去尋訪。這位修行者的生活與教導令他深受感動。儘管安當警告度過隱修生活的艱辛,尼各老仍含淚懇求獲准留下,在其指導下生活。而若瑟則繼續自己的旅程。
尼各老被委以抄寫員的職責,並熱切投入修行生活。他毫無保留地順從長老的教導,竭力效法其天使般的聖潔生活,以致安當不久後便為他剃度,賜名尼豐。此後他更加倍刻苦修行。從未有人聽聞他說笑或閒談,每當閱讀靈修書籍時,他總是潸然淚下。一段時日後,安當安息主內,尼豐只得另尋靈修導師。當他聽聞睿智而虔誠的阿索斯山修士匝加利亞定居於阿格拉城,便立即前往拜訪,懇請他教導自己聖山上修行生活的方式。
然而佛羅倫薩會議(1439年)締結教會聯合後引發的動盪,使修士們無法如願保持靜修。聖尼豐跟隨長老前往阿斯卡隆與阿爾巴尼亞的克羅亞地區,鞏固當地民眾的正教信仰。專制君主格奧爾基•卡斯特里奧蒂(1408-1468年)成為匝加利亞的靈性弟子,兩位修士遂居於其宮殿。不久後君士坦丁堡陷落(1453年),此事在所有基督教地區引發劇烈震盪。聖人們避居山區,待動盪平息後轉往奧赫里德,定居於天主之母修道院。
奧赫里德總主教尼各老去世後,當地主教與神職人員推選匝加利亞繼任。經多次推辭,他最終應允。祝聖禮數日後,尼豐請求他祝福自己前往阿索斯山,盼能終獲心靈寧靜。長老責備他在此急需協助之際竟欲離去。當夜長老為能認識天主聖意而祈禱時,天使顯現諭令應允他的弟子前往聖山。
尼豐如生雙翼般飛奔至聖山,首先停留於瓦托佩迪修道院,在那裡發現了許多虔誠的修士。隨後他前往卡耶斯。那裡的首座達尼爾對尼豐表示,早已聽聞其聖德,渴望在離世前得見其人,並勸他不要將靈魂中積累的智慧寶藏獨享。聖尼豐遵循這一指引,開始教導他人,其淵博學識與精妙闡述令阿索斯山的修士們驚嘆不已,聆聽聖訓時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其後他參訪了庫特盧穆什與潘托克拉托爾兩座修道院,繼而與其他修行者共同居住在一個洞穴之中,度過一段極其嚴苛的苦修生活。應大拉夫拉修道院的眾長老的請求,聖尼豐留在該院為修士們提供靈修指導。
最終他隱退至狄約尼西烏修道院,並在那裡領受大聖衣,不久後被祝聖為司鐸。晉鐸成為這位修行者屬靈攀登的新起點。其聲譽不僅遍傳各修道院,更遠播聖山之外,因此在得撒洛尼都主教帕爾特尼去世後,當地神職人員與民眾一致推選尼豐繼任。為傳達此決議並說服聖人為拯救靈魂而應允,代表團專程前往狄約尼西烏。聖尼豐含淚順服於天主聖意,入城時,大批群眾前來迎接,為要領受他的祝福。
他於1482年晉牧後,立即開始宣揚正教信仰,糾正佛羅倫薩會議帶來的謬誤,並堅固那些處於土耳其重軛之下的正教徒。他勸誡信友順服天主的安排,期盼未來福樂,並勉勵他們在生活中嚴格遵行福音誡命。他還在夜裡造訪貧民窟分施賑濟,更以耐心勸誨使許多異教徒歸信。
當聖尼豐應召前往君士坦丁堡參加神聖主教會議時,受到特拉布宗的西默盎宗主教與全教會尊重。會議期間他與他的神師奧赫里德的匝加利亞重逢,後者不久便安息主懷。數日後宗主教亦辭世,聖尼豐遂於1486年獲一致推選,成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如同置於高臺的明燈,此時他更能廣傳宗徒訓誨。儘管身處土耳其暴政之下,教會仍為正教信仰獲得這位熱忱捍衛者而歡欣。
但人類之敵因他的成就而惱怒,立即透過心懷嫉妒者攻擊這位可敬的牧者。前任宗主教西默盎留下可觀財富,土耳其政府以繼承不合法為由企圖沒收。聖尼豐保全教會資產的努力招致土耳其當局敵視,他們沒收大量聖物並迫害教會,將眾多神職人員下獄。蘇丹巴耶濟德二世獲悉動亂源於宗主教後勃然大怒,於1488年逼迫他辭去宗主教的職務。遭逐出城的聖尼豐隱退至色雷斯地區索佐波爾的洗者若翰修道院,他在那裡待了兩年,不續為仇敵祈禱。
經歷聖狄約尼削一世(進殿月二十三日)第二次任宗主教,與瑪克西穆四世任宗主教後,尼豐於1497年底再度登上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座。他發現教會內部傾軋較過往更甚。有一次宗主教在街頭遇見蘇丹儀仗隊,尼豐雖致意卻未行傲慢的蘇丹所要求的禮節。聖人遂再度遭流放,此次被放逐至阿德里安堡的聖斯德望堂,並被禁止施教(1498年)。
在流放期間,瓦拉幾亞總督大拉杜(1496-1508年)拜訪了聖尼豐。這位自詡為正教捍衛者與拜占庭統治繼承人的總督,當時正奉命出使土耳其蘇丹。拉杜提議尼豐遷往多瑙河對岸,接管匈牙利-瓦拉幾亞教會以推行改革,並按天主的法律教導神職人員與民眾。獲蘇丹許可後,尼豐應允並於約1503年在瓦拉幾亞受到隆重接待。聖人立即召集貴族與平民大會,提出他認為能矯正因濫權與迷信而敗壞之風氣的必要措施。尼豐設立了布澤烏與勒姆尼克兩個教區,改革修道院,並要求神父與貴族遵守天主的誡命、為民表率。聖尼豐嚴厲禁絕酗酒淫亂之風,堪稱羅馬尼亞大地的新金口聖若望。
然而聖尼豐與總督很快爆發衝突。拉杜明知摩爾達維亞貴族波格丹在故鄉已有妻室,仍將妹妹許配給這位流亡瓦拉幾亞的貴族。聖尼豐獲悉後勸誡波格丹放棄重婚,反遭威脅。即便面對拉杜總督施壓,聖人仍堅持對波格丹處以絕罰,並預言這對貴族與總督將遭橫禍,瓦拉幾亞亦將蒙受災難。震怒的拉杜遂驅逐這位正直主教,嚴禁民眾收留。但當預言災禍應驗後,畏懼天主義怒的總督又將尼豐召入宮中求恕,聖人卻不為所動。尼豐祝福了靈性之子──年輕貴族內亞戈耶•巴薩拉布,預言其將繼承瓦拉幾亞王位。之後,就攜帶弟子瑪加略與約阿薩夫前往馬其頓傳道。
重返聖山時,聖尼豐受到瓦托佩迪修道院修士熱烈歡迎。其後,他的弟子瑪加略於得撒洛尼殉道(聖架月14日)。不久尼豐秘密離開瓦托佩迪,匿名進入狄約尼西烏修道院。他喬裝普通修士請求收留,依院規被派作照看騾馬的初學修士。
某日當他在山間放牧時,修士們看見一道火焰升向天際,其中一人發現聖人在祈禱,他的全身籠罩在這光輝之中。他跑回修道院通報,眾修士便聚集在教堂祈求天主揭示此人身份。此時修道院主保聖人洗者若翰向院長顯現,指示他準備迎接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尼豐。當聖人穿著樸素衣袍返回修道院時,全體修士鳴鐘持燭、捧香立於門前,以主教大禮隆重相迎。尼豐淚流滿面伏地,請求修士們原諒他的隱瞞,解釋此舉是為他自己靈魂的得救──在審判日獲得憐憫──且為避開虛榮與俗務,甘願以最卑微身份服事眾人。聖山的修行者與修士們得知正教明燈就在他們中間後,每逢節慶週末便擠滿修道院,渴慕聆聽聖人的講道。
以教誨與行奇蹟聞名的聖尼豐享年九十歲。他預知死期將至,就召集修士們,囑咐他們堅守修道傳統並全心追求天國。為眾人祝福並請求寬恕後,他命弟子約阿薩夫抄寫安葬修士時誦讀的赦罪禱文,隨後遣其踏上殉道之路(帡幪月26日)。1508年8月11日,聖尼豐領受聖體後平安離世。
聖尼豐逝世後,拉杜總督罹患惡疾身亡,其子暴政更為瓦拉幾亞招致災禍。歷經磨難的內亞戈耶•巴薩拉布僥倖生還並繼位撥亂反正。聖人的預言得以應驗,作為感恩,他下令將聖人的聖髑迎回瓦拉幾亞──這些遺骸奇蹟般見證了拉杜總督得到罪赦。此後內亞戈耶將部分聖髑盛裝於華麗聖髑匣贈予狄約尼西烏修道院,並附上厚禮;聖首與右手則供奉於阿爾傑什修道院的教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