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西亞的伊里尼

瞻禮日期:先知月二十八日
聖伊里尼於九世紀時生活在卡帕多西亞,出身富裕顯貴之家。在破壞聖像的皇帝德奧斐祿(842年)去世後,攝政太后德奧多拉下令在全帝國為其子彌額爾三世皇帝(842-867年)尋覓新娘。宮廷使者因見伊里尼美貌端莊,便將她與其姊帶往君士坦丁堡,其姊後來嫁給了德奧多拉之兄凱撒巴爾達斯。途經比提尼雅的奧林波斯山時,伊里尼拜訪了聖大若望尼基(進殿月4日),後者向她致意並預言她將成為赫里索佛蘭圖地方的修道院院長。按天主的聖意,她與皇帝的婚姻被阻止了,伊里尼遂欣然散盡家產,隱退至由貴族尼基塔(尼各老)建於阿斯帕爾蓄水池旁的修道院。該院以空氣清淨、遠離塵囂著稱。
在宣發修道誓願時,這位真福聖女不僅剪去了她的頭髮,也一併斬斷了所有世俗的牽絆。她熱切投身於修行操練,深知肉體雖漸衰弱,內在之人卻日日更新、愈近天主(參閱格後4:16)。身著每年僅更換一次的粗衣,僅以清水麵包維生,伊里尼仍欣然履行一切本分,從不爭辯抱怨。因持續不斷的痛悔,她的心靈喜樂、容光煥發。如同沃土,她結出豐碩德行之果。她視所有修女為女王,自居為她們的婢女,主動承擔最艱苦的勞作來服事眾人。她的唇舌只誦讀聖經與教父著作。入院僅一年後,她讀到聖阿爾塞尼(聖君月8日)的傳記裡記載這位聖人自日落祈禱至天明,便開始效法他。藉天主助佑,這位修女逐漸訓練自己能終日整夜舉手站立祈禱。她以超凡的明悟使肉體順服於渴慕天主的靈魂,令魔鬼一切詭計盡歸徒然。當惡魔以她所捨棄的榮華享樂誘惑她時,她即刻向院長告明邪念、加倍克己──那些妄念便立時消散。
院長去世後,聖伊里尼勉強繼任其職,由聖宗主教美鐸第(宗徒月14日)祝聖。她想起了聖若望尼基的預言,認定自己的責任在於「擔待不強壯者的軟弱,不可只求自己的喜悅」(羅15:1),她自此如塵世天使般生活:延長齋戒、徹夜祈禱、無數次地叩拜。這些操練為她贏得天主眷顧,獲賜引導眾多靈魂得救的智慧。她要求修女們勿視她為主人,而當作同為服務者。伊里尼以溫良忍耐,教導眾人處處遵循福音精神。為使棄絕世俗不流於表象,修女們在摒棄虛榮尊榮後,不僅需持守童貞,更要保全超越本性的溫良──這德行唯賴懷著信德祈求方能由基督賜予。無論修得何等成就,她總勸誡眾人視為天主恩賜,常懷痛悔、力行仁愛。她禁止修女為健康祈禱,教導她們以感恩之心接納病苦最益靈魂。
聖女由天使領受了洞察神恩,成為修院中天主的先知。晨禱後稍事休息,她便逐一召見修女,以洞徹靈魂的慧眼助她們在天主前持守純潔,揭露隱秘的意念。不久,她治理修院的聖德與智慧傳遍京城。貧富貴賤各色人等紛至沓來,求取建議與代禱。這位可敬者向所有人宣講悔改歸主之必要──我們總能由此獲享祂的仁慈。
蒙受恩寵堅固的聖伊里尼,在修行與純禱中持續成長。整個大齋期直至復活節,她禁食麵包,每週僅進食少量蔬菜一次。徹夜祈禱對她而言,已如常人睡眠般自然。她終夜高舉雙手沉浸於神聖的默觀,有時持續整整兩日甚至一週之久,需由弟子協助放下僵硬的雙臂。
某夜,一位修女望見庭院中的聖伊里尼於祈禱時神奇地懸浮地面之上,院內兩株高大柏樹竟俯垂樹梢,直至聖女劃十字聖號方恢復挺立。
這位修行者夜間的祈禱令惡魔難以忍受,故牠們夜間加倍猛烈攻擊聖女。一次,某惡魔將燃燒破布擲向她,伊里尼的衣袍瞬即起火,她卻渾然未覺,若非某修女被焦肉與布料氣味驚醒、破門而入,她必將焚毀殆盡。在濃煙中,修女驚見院長如常佇立祈禱。當她推撞聖女試圖滅火時,伊里尼垂手責備:「為何闖入奪去我如此的喜樂?有位天使正以凡人不曾見過的不朽花朵為我編織冠冕,將攜我離去,你卻驅走了他。」當弟子剝離黏附在她的神聖軀體上的焦布時,奇異馨香瀰漫全修道院。
另一次,來自帕特摩斯島的水手獻給院長三顆華美蘋果,稱受聖宗徒若望所託轉交。第一顆蘋果供她四十日無需進食,期間她口中散發無可比擬的芬芳;第二顆於聖週四分贈全團體;第三顆則作為樂園不朽恩賜的珍貴信物珍藏。
藉著說預言的恩賜,聖伊里尼行了很多奇跡:預言彌額爾三世(867年)遇刺後,凱撒巴爾達亦將被殺,權柄終歸馬其頓人巴西略;藉呼求聖大巴西略與聖阿納斯塔西亞之名,她治愈附魔者;當某親屬因叛國罪面臨處決時,她以榮光之姿向皇帝顯現,使統治者認錯赦免,此後更庇護赫里索佛蘭圖修道院。
聖伊里尼享壽一百零三歲,肉身始終保持映照靈魂之美的鮮亮光澤與美貌。護守天使提前一年預告其歸主之日。屆時她召集修女,指定天主揀選的新院長,囑咐眾人輕視暫世、專注永生新郎,隨即安然闔上眼睛,將靈魂交於上主手中。
她被安葬於殉道者聖德奧多拉小堂,墓前恆久縈繞證明天主恩寵的馨香。直至今日,凡以信德呼求者,聖伊里尼從未停止為他們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