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敬的教父歐塞爾的聖革爾曼


瞻禮日期:先知月三十一日

聖革爾曼原籍高盧歐塞爾,青年時,在羅馬研究法律,娶歐斯托基亞為妻,任高盧阿摩里卡省總督。

歐塞爾的主教去世後,革爾曼當選繼任。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改變,勤操苦行,熱心救濟窮人,招待他們進食,自己空腹在旁侍候。

革爾曼在歐塞爾附近建造了一座修道院,奉聖科斯瑪、聖達彌盎為主保。

那時候,白拉奇異端猖獗。白拉奇否認原罪的道理,妄稱人並不需要恩寵就可得救。他的弟子將邪說傳到不列顛島。該島教友請高盧主教謀籌對策。429年,教宗聖塞萊斯廷和高盧主教派革爾曼赴不列顛攻斥異端,並派特魯瓦主教聖路普隨他同往。

革爾曼和路普兩位主教聖德卓著,深為不列顛教友所景仰,二人到處講道勸人,勸化異端分子。部分異端分子約兩位主教赴某城廣場當眾辯論,異端分子先發言,兩位主教引證聖經和教父著作,將邪說逐點駁斥,異端分子無言可對。

兩位主教因此行成績美滿,朝謁聖阿爾班陵墓,感謝主恩。革爾曼囑人開啟聖阿爾班的墳墓,以聖阿爾班的骸骨放在一個盲女的目上,盲女頓時復明。革爾曼在聖阿爾班的棺中取了一些灰帶回高盧,並在歐塞爾建造聖堂一所,奉聖阿爾班為主保。

高盧居民不堪苛稅,革爾曼親往阿爾勒向總督請願。總督妻子適患重病,革爾曼為她求主,霍然痊癒。總督於是接受革爾曼的請求,減免捐稅。

440年,白拉奇異端在不列顛死灰復燃。革爾曼再度前往不列顛,勸化異端教徒歸正。他深知為了徹底肅清異端,必須廣建修道院,訓練神職人員。他在不列顛創立修道院多座,成績卓著。

革爾曼第一次赴不列顛傳揚真理時,異族侵入不列顛國境,焚燒擄掠。不列顛人集合軍隊抵抗。革爾曼向他們講解要理。許多兵士在兵營用樹枝蓋搭了一座臨時教堂,在復活節領受洗禮。革爾曼想出一條妙計,使不列顛尼人可以兵不血刃,獲取勝利。他命兵士埋伏在一道山谷的兩旁,他一發出暗號,兵士們就隨他一同高呼。敵軍開近山谷,革爾曼高呼三次「阿肋路亞」,不列顛兵士也同聲高呼:「阿肋路亞」,空谷傳聲,響遏雲霄。敵軍不知真相,以為陷入重圍,倉惶逃走。

阿摩利卡省發生叛亂,羅馬將軍亞瑟派軍隊鎮壓。革爾曼深懼軍隊不守紀律,騷擾人民,請求亞瑟收回成命。亞瑟表示此事須經皇帝核准。革爾曼親赴羅馬。羅馬人民久聞革爾曼美名,準備舉行盛大歡迎。革爾曼不得不於夜間秘密進城,以免人民注意。皇帝接受革爾曼的請求,下令撤回軍隊。

革爾曼任務完成,取道回高盧,中途逝世,時在448年7月31日。遺體迎回歐塞爾,盛禮殮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