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宗徒巴爾多祿茂與聖巴爾納伯

瞻禮日期:宗徒月十一日
聖巴爾多祿茂是十二宗徒之一,他是加里肋亞人氏,根據四福音的歷史記載,這些都是可以確定的。論到他的宗徒工作,有人說他在阿拉伯和波斯,特别是在印度傳教,他把聖瑪竇所寫的福音傳給了他們,這部福音最初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一百年後,這部福音被潘泰諾找到,潘泰諾原先是一個哲學家,後來成了亞歷山大里亞城的基督徒學校的傑出教師(見歐瑟伯所著之《教會史》5:11)。根據另一些記載,他去了亞美尼亞。根據一些記載,他在亞美尼亞的阿爾巴諾波里斯(即烏爾巴諾波里斯)被釘十字架,或是被剝皮而死,為主殉道。由亞美尼亞人所保持的一個傳統也證實了這一點。一些人認為巴爾多祿茂與納塔乃耳是同一個人,因為聖史在提到十二宗徒時沒有提到納塔乃耳的名字,但是唯一提及納塔乃耳是十二宗徒之一的聖若望卻沒有提到巴爾多祿茂。實際上,巴爾多祿茂是一個源於父名的姓,意為「塔耳買之子」,「塔耳買」意為「英勇的」(見蘇15:14;撒下3:3),納塔乃耳可能姓巴爾多祿茂。但是,根據《月份禮典》中的凱旋月22日的《集會書》中的記載,熱忱者西滿與納塔乃耳是同一個人,因為提到熱忱者西滿的聖史,都沒有提到納塔乃耳。
聖巴爾納伯是七十宗徒之一,他生於塞浦路斯,屬肋未支派,與保祿同為加瑪里耳門下的弟子。他曾被稱為約瑟,但後來改名為巴爾納伯,意思是「安慰之子」,也許是為了將他與名叫巴爾撒巴、號稱猶斯托的若瑟區分開來(宗1:23)。聖巴爾納伯有一塊田,他把它賣掉後,把銀錢給了宗徒(宗4:36-37)。在掃祿皈依、成為保祿之前,巴爾納伯是七十宗徒的領袖,是傳道的第一人和主要發言人。掃祿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看到異像後,當其他人因為掃祿迫害教會的名聲而仍然懼怕他時,是巴爾納伯使他加入了宗徒的團體(宗9:26-27);同樣是聖巴爾納伯徵召保祿成為傳道人,在斯德望被石頭砸死後將他從塔爾索帶到安提約基雅,協助傳揚福音(宗11:25-26)。聖巴爾納伯與保祿一起旅行,在各地傳揚福音,最後在他的家鄉塞浦路斯被猶太人用石頭砸死了。478年芝諾統治時期,他的聖體被發現,胸前放有巴爾納伯親筆書寫的希臘文《瑪竇福音》。這本福音書被帶到芝諾面前。因為這個原因,塞浦路斯教會獲得了自主權,其總主教也被賦予了特權,就像皇帝一樣,用朱筆簽署其法令和通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