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敬的教父,白湖的聖濟利祿


瞻禮日期:宗徒月九日

我們神聖的教父濟利祿於1337年出生在莫斯科,他的父母都是貴族,信仰虔誠,在受洗時,取名科斯瑪。科斯瑪的父母去世後,他被委託給他的近親弟茂德公爵照顧,弟茂德是狄米特里大公的宮廷的顯貴。弟茂德非常賞識科斯瑪的才能,不久之後,就讓他管理所有家產。儘管如此,科斯瑪對此卻感到很難過,因為他的心裏燃燒著對天使般的修道生活的渴望,由於懼怕弟茂德公爵的權勢,沒有一座修道院敢接收科斯瑪。因此,他祈求天主使他擺脫世俗與虛榮的覊絆。科斯瑪聽說馬赫里施徹修道院的院長聖斯德望(先知月十四日)來到了莫斯科,就去找他,含著眼淚將自己的神聖渴望告訴了他。聖斯德望給他穿上了修道聖衣,給他取法名為濟利祿,但卻沒有為他剃度。聖斯德望前去將此事告訴弟茂德。弟茂德勃然大怒,將聖人趕了出來;但是,不久,弟茂德就回心轉意了,求聖斯德望院長寬恕,允許濟利祿走天主所指示給他的道路。

濟利祿將他所有的一切都分施給了窮人,之後,他在西蒙諾夫修道院,由拉多奈哲的聖塞爾吉的侄子聖德奧多若(進殿月二十八日)手中接受了剃度,他被置於一位名叫彌額爾(後來他成了斯摩棱斯克主教)的聖德修士的照顧之下。年青的修士聽命於自己的長老,猶如聽命於天主一樣,他滿懷喜樂地完成各種修道生活的本份。他充滿狂熱,要求長老祝福他比其他修士守更多的齋,每二、三天才吃一次東西。但是,彌額爾長老不許他這樣做,命他與修士們一起進餐,但卻不要吃飽。他半夜就起床,當長老在誦讀聖詠集時,濟利祿則不斷禮拜,直到晨禱開始。對聖濟利祿而言,這一守夜祈禱比飲食更為必需,他從未中斷這祈禱,即便在他擔任繁重的烘麵包的本份工作時,也沒有中斷過。有魔鬼顯現出來攻擊他,特別是在他的長老不在那裏的時候,聖濟利祿以耶穌禱文和劃十字聖號將牠們驅散。他抑制了肉慾的增長,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以致修士們都以為他是一個活於肉體的天使;當聖塞爾吉來訪修道院時,他會徑直前往麵包房,與濟利祿談論屬靈的事務。後來,濟利祿調到厨房工作,他在燃燒的火爐前,會不斷說:「你要為這火所燒,免得你受永火焚燒!」但是,由於害怕受到人的尊敬,這位真福之人假裝自己是個愚笨的人,與所有來的人開玩笑,嘲笑人,這樣,修道院院長就罰他每三天才吃一次乾麵包與水。他快樂地接受了這一「強制而非按我自己的意願」守齋的機會。六個月後,這個補贖一結束,他就渴望在自己的房間裏完全獻身於祈禱;但是,他不敢求院長免去他的本份工作,就將他的渴望向天主之母傾訴。幾天後,院長免去了他在厨房裏的本份工作,命他抄寫經書。濟利祿感謝了至聖聖母,喜樂地開始了這一新的本份工作。但他很快就意識到,雖然他在自己的房間裏過著寧靜的生活,與先前相比,他的祈禱卻不深,他也並不充滿痛悔之情,因此,當他一完成抄經的工作後,就又滿懷感恩之心地回到厨房工作,他在那裏工作了九年。

雖然他被祝聖為司鐸,他仍繼續他的卑微工作,當德奧多若成為羅斯托夫的主教後,他被任命為修道院的院長(1390年),儘管這相反他自己的意願。他仍像先前那樣保持謙卑與溫良,絲毫沒有放鬆自己的修行,他以智慧帶領修道院,由於他的名聲,許多信友,無論貧富貴賤,都被吸引到修道院來,他都給予他們大量的屬靈勸言。但是,他意識到自己正冒著失去修士最大的財寶──寧靜──的危險,於是,儘管修士們都反對他辭職,他仍辭去了院長職務,隱居在自己的房間裏。但是,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他反而由這一辭職贏得了更大的光榮,這激起了新任院長的嫉妬。因此,聖濟利祿隱退到附近的一座奉獻給天主之母的修道院。但是,他的靈魂卻渴望默觀與不分心的祈禱,渴望逃離世人。一天夜裏,當他正在誦唸弗坐詞時,他的心裏充滿了痛悔之情,他聽到從天上有一個聲音說:「濟利祿,離開這裏,前往白湖,你會尋獲安息,因為我在那裏為你的得救預備了一個地方。」他向房外看去,只見一道大光照在北方,就在白湖所在的方向。他滿懷喜樂,徹夜祈禱。為他而言,那天夜裏比明亮的白天更亮。過了一段時間,他與聖德辣彭托一起出發前往那裏,聖德辣彭托是他的一位屬靈弟兄,他剛從白湖附近的一個地方回來。在天主之母的指示下,他們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地方,那裏有一片小小的樹林,他們在那裏立了一個十字架,開始度靜修生活,擺脫了此世的一切掛慮。過了一段時間後,聖德辣彭托去了不遠的地方,創建了一座修道院。

那時,聖濟利祿已經六十歲了,他只能享受他所渴望的靜修生活一小段時間,因為有兩個來自西蒙諾夫修道院的修士──載伯德與狄約尼削──前來與他一起修行,不久之後,納塔乃耳也來到那裏,成了團體的物品管理員。雖然在一開始時,濟利祿拒絕成為他們的神師,聖人最終還是被迫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弟兄們在他的小屋附近建起了小屋。那裏住著一個名叫安德肋的人,他對修士們懷有仇恨,多次想要放火將修士們小屋週圍的柵欄燒掉;但是,因著天主之母的介入,他們都沒有成功。後來,安德肋意識到自己的罪,求聖人寬恕,他自己也出家做了修士。聖濟利祿記起了主的話:「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若6:37)雖然他自己渴望靜獨生活,仍歡迎所有為了愛天主而準備好面對這一曠野地方的各種艱難的人。他建立了一座共修修道院,之後在一個聖母派來的伐木工人的幫助下,他又建了一座奉獻給聖母升天的教堂。有一個名叫德奧多若的貴族以為西蒙諾夫的老院長隨身帶了大量財產,就派了一些盗賊在晚上去搶劫。當這些盗賊來到那裏,看到有大批弓箭手不眠不休地守衛著那裏;第二天夜裏,守護的人更多了,他們看上去都是真正的武士。盗賊們恐懼萬分,逃了回去,將一切都告訴了德奧多若。德奧多若立即打發一個僕人去修道院,查看是否有一些貴族或大人物帶著自己的隨從在那裏。他們回答說已有一個多星期沒有訪客去那裏了。德奧多若意識到是天主與祂的天使守護著修道院,於是他就去見聖人,向他懺悔自己的邪惡計劃。聖濟利祿對他說:「德奧多若,相信我,除了你看到我所穿著的這件破衣服和幾本書,我什麼也沒有。」

聖濟利祿所制定的生活規章,使修道院變得如同天堂的前廳一般。在教堂裏,沒有人說話或是在禮儀結束前離開。所有修士全都追隨他們的神聖之父的榜樣,懷著對天主的敬畏之情站在給他們指定的位置上,聖人就如同柱子一樣地站在堂裏,絲毫不倚著牆,即便他體力不支。當修士們在飯廳裏吃完簡單的飯後,全都暫停手頭的所有工作,回到自己的房間,在那裏完成他們的祈禱功課,因為聖濟利祿教導他們,修士的小室會教導修士一切。他們共同做一切事,他們不得說任何東西是自己的,或是說「錢」字。他們擺脫了世俗的一切貪戀,只關心悅樂天主,在他們中間維持愛德的聯繫。

如果他們處於赤貧之中,聖人就鼓勵弟兄們信賴天主,禁止他們離院化緣。有一位修士每年出去一次,購買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如果有人給他們送來布施,他們都把它當作天主的賜予。並且,聖人十分留意,保持修道院的「寂靜」與獨立,想要讓它處於貧窮的狀態之中;為此緣故,他拒不接受人們捐贈的土地與村莊,為使修士們遠離世上的麻煩與掛慮。

魔鬼在一個名叫德奧多若的修士心中激起了憎恨天主之人的想法,經過一年的鬥爭,他決定去告明此事,但是羞恥感卻阻止他去說。天主賜予聖濟利祿洞察人心的神恩,他開始與德奧多若談論憎恨的思想,他確切地描述了他的弟子的內心狀態,向德奧多若承認自己是個壞人,是個罪人。德奧多若為長老的謙卑所折服,含淚俯伏在長老腳下,求他寬恕,之後平安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在其它許多場合,聖濟利祿向人顯示出這一洞察人心的神恩,為了建樹靈魂,使罪人歸正。他領受了治病的神恩,他或是向病人灑聖水,或是給他們傅抹聖油,就使病人痊癒了,他甚至還在病人的夢中顯現,以權柄將魔鬼從人內驅逐出去。他甚至還復活了一個死人,使他能最後一次領受聖體聖血,然後再平安死去。對那些因罪受到懲罰而患病的人,他則拒絕醫治他們,為使他們的靈魂能因這一試煉而得救。在饑荒的年份,他會下令給所有來修道院的人東西吃,麵粉會按所要給出的份量自動增加。有一次,發生了火災,聖人手裏拿著十字聖架,站在雄雄的火焰之前,熄滅了大火。他的身上一直戴著鐵鏈,這一鐵鏈至今仍受到教友的敬禮,他的心裏充滿了屬神之愛,以致他在舉行彌撒聖祭或是在房間裏祈禱時,會控制不住流下熱淚。

聖濟利祿的名聲傳遍各地,許多王侯給他寫信,謙卑地接受他有關如何按天主的誡命治理國家、統治自己的臣民的建議,如何為了他們的救恩而實踐施捨。例如,他給莫斯科的巴西略大公寫信說:「就如同在一艘船上,只是一個水手犯錯,並不會導致太大的危害,但船長犯錯則會危及整艘船;同樣,當公爵犯了罪,他會危害到所有臣服於他的子民。」

當聖人活到九十歲高齡時,長時間的修行苦功耗盡了他,他感到大限將至,他要前往天鄉領受賞報了,於是他將自己的五十三個弟子召集在一起,勸勉他們不要違背他給他們定下的共修規章,並指派了一位名叫英諾森的聖德修士做他的繼承人;之後他就退隱於靜默與祈禱之中。當他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時,弟兄們全都在哀哭,他則向他們許諾,他決不會拋下他們不管,只要他們保持兄弟之愛,他們的團體會不斷壯大起來。他祝福並擁抱了他們之後,領受了至聖聖體聖血,之後,在祈禱之中,他將自己的靈魂交在了上主的手中,時在1427年6㊊9日。他的臉上立時為一道光所照耀,一股屬神的馨香充滿了那地方。他的寶貴聖髑保存在修道院裏,它們一直不斷地顯示靈跡。他有許多著名的弟子,以他們的聖善生活而著稱,他們在各地創建修道院,在這些修道院裏忠實地奉行聖濟利祿所製定的修道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