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殉道者,君士坦丁堡總主教,宣信者保祿

瞻禮日期:
進殿月六日(拜占庭教會)
宗徒月七日(羅馬教會)
聖保祿於四世紀初出生在得撒洛尼。當尼西亞大公會議召開時,他還是個青年,但卻在不久之後就在君士坦丁堡的神職班裏獲得一席之地。他以生活純潔、待人溫良而聞名,是正教信仰的一位傑出教師,他由亞歷山大宗主教(安息月30日)祝聖為執事,後被祝聖為司鐸。他深受君士坦丁堡的信友的愛戴,當亞歷山大宗主教去世時,遺命由他繼任,就這樣,他於340年被祝聖為總主教。他繼任宗主教,引起了亞略派人士的嫉妬,他們就向皇帝君士坦斯進諂言。當時皇帝正在安提約基雅,當他聽說了保祿被祝聖為宗主教的消息後,大發雷霆,立即由起身返回帝都。他召集亞略派主教,開了一次公會議,將保祿罷免,任命亞略異端的一位領袖尼科美底亞主教歐瑟伯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亞略派的得勢看起來已是確定無疑的事了,因為皇帝與君士坦丁堡總主教都是該派的熱忱信徒。歐瑟伯立即開始迫害支持尼西亞大公會議決議的人士。但是天主卻沒有捨棄祂的教會。過了一年,歐瑟伯就死了,保祿被召回帝都,當時他與亞歷山大里亞的聖亞大納削(主顯月18日)正在羅馬,受正教教宗猶利烏斯的庇護。但這位神聖的宣信者返回帝都,發現城裏正處於騷亂之中,因為亞略派人士選舉並祝聖了一個名叫瑪凱多尼的人繼任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這個瑪凱多尼也是個異端份子,他在亞略有關聖言的天主性的謬誤之上又加上了針對聖神的天主性的褻瀆。當君士坦丁堡發生騷亂的消息傳到安提約基雅,皇帝命令色雷斯的埃爾莫格尼將軍率軍進入帝都,將保祿驅逐出帝都。但他卻遭遇到暴力反抗。許多人在街頭發生的戰鬥中死去,埃爾莫格尼本人則成了民眾發洩忿怒的對象。他被暴民殺死,他們拖著他的屍體在街上遊行,放火燒死了他的戰馬。聖保祿復職,但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皇帝率軍回到帝都,平定了騷亂,保祿被流放,他又再次在羅馬尋求庇護,君士坦斯則將怒氣發洩在瑪凱多尼身上,為所有這一切動亂而指責他。
聖保祿獲得了在特里爾的西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與教宗的支持,他們寫信給東方的主教,指責他們對君士坦丁堡與亞歷山大里亞的總主教所做的一切。這使聖保祿能返回君士坦丁堡一段時間,信友對此非常高興。但是君士坦斯仍繼續反對正教。他命令行政長官斐理伯放逐保祿,再次任命瑪凱多尼為帝都總主教,但卻要避免城裏再次發生騷亂。因此,斐理伯定下計劃,想要秘密地將聖保祿帶出城外。聖保祿受邀參加一次招待會,在招待會上被逮捕,他被放逐到得撒洛尼。他又再次前往羅馬尋求庇護。
347年,在撒爾底迦召開了公會議,亞大納削與保祿會後都能返回自己的任所。君士坦丁堡教會在她的大司牧的領導下,獲享了一段平安的時期,正教信仰受到保護。但是,在帝國西部,350年,君士坦提烏斯皇帝面對瑪念提烏斯伯爵的叛亂。異端皇帝君士坦斯不允許這樣的狀況發生,因而前去與瑪念提烏斯交戰。經過了艱苦的爭戰,君士坦斯攻克里昂城,使帝國重歸統一。直到那時由於帝國西部的正教皇帝的存在而維持的平衡,至此已不復存在,從那以後,沒有什麼能制止君士坦斯對那些堅持天主聖子的天主性的正教基督徒發動迫害了。他將聖保祿逮捕,先將他放逐到辛加爾,後至埃麥撒,最後將他放逐到遙遠的庫庫蘇。一天,當聖保祿在那裏舉行彌撒聖祭之時,一群亞略派異端人士衝進教堂,將仍身穿著祭衣的聖保祿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