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德奧克拉斐特《四福音註釋》
路 11:47-12:1
42-51. 你們法利塞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芸香並各樣菜蔬獻上十分之一,那公義和愛上帝的事反倒不行了。這原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們法利塞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喜愛會堂裏的首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你們的安。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如同不顯露的墳墓,走在上面的人並不知道。」律法師中有一個回答耶穌說:「夫子!你這樣說也把我們糟蹋了。」耶穌說:「你們律法師也有禍了!因為你們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個指頭卻不肯動。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那先知正是你們的祖宗所殺的。可見你們祖宗所做的事,你們又證明又喜歡;因為他們殺了先知,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所以上帝用智慧曾說:『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們那裏去,有的他們要殺害,有的他們要逼迫』,使創世以來所流眾先知血的罪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從阿維爾的血起,直到被殺在壇和殿中間匝哈里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法利塞人會在一些最為細微的事上守什一奉獻,據認為這是為了避免違犯律法。如果有人要指責他們關心細節之事,他們就引用命民眾將每種財物的十分之一作為奉獻獻給司祭的律法,為自己辯護。因此,主說:「就如你們不忽略這些小事那樣,你們也應留意上帝的審判和愛。」因為他們是不義的,搶奪孤兒和寡婦的財物,主說:「你們應當審斷。」意思是,你們應公平審判。因為他們輕視上帝,粗心大意地履行神聖之事,主命他們要有對上帝的愛,因為凡愛上帝的不會心懷鄙視地去行上帝之事。對我而言,有兩種愛,愛上帝與愛近人,也許當祂說「審斷」和「愛上帝」時,是在講論這兩種愛。一方面,「審斷」指出對自己近人的愛。公平地審斷自己的近人,不惡待他,這是源於對那人的愛。另一方面,當人完全轉向上帝時,他就會「愛上帝」。當人愛自己的近人,不是為了某種世俗上的理由,或是因着令人可恥的情慾,而是因為上帝,可以說這就是上帝所命令並為祂所接納的「愛上帝」。法利塞人想要讓所有人都尊敬他們,當人們在街市上看到他們時,他們像教師一樣地對他們說話。主告訴他們:「你們就像墳墓一樣,裏面滿是腐屍,但在外面,卻飾以大理石,閃閃發光;當人看到它們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站在什麼上面。如果他們意識到了,就會因裏面的令人厭惡的東西而心生反感。」這個律法師愚蠢地給自己帶來指責。律法師不同於法利塞人。法利塞人以為自己是與所有其他人分開的修行者。但是律法師則是經師,是回答其他人提出的有關律法的問題的教師。他們「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命人遵守那些難以遵守的律法細節,自己卻連一個指頭也不碰那些擔子,亦即,他們自己根本不做他們命他去做的事。當教師本人不行他教導他人去行的事,就是以自己的榜樣減輕負擔,這樣,他是在鼓勵並安慰自己的學生。當他對自己所教導的不身體力行時,對學生而言,那擔子就確實是重的,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老師也不身體力行。主表明這些猶太人是邪惡的喀因的後裔及繼承人,說由阿維爾直到匝哈里亞所流的血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祂說:「因為你們殺死了自己的兄弟、先知,就如喀因殺死了自己兄弟阿維爾。」因此,一些人很合適地將喀因比作那些殺害先知的人,將拉邁赫比作那些殺害基督的人。喀因所受的懲罰不如拉邁赫所受的重,因為經上記着:「若殺喀因,遭報七倍,殺拉邁客,必遭報七十七倍。」亦即,殺害基督的人要被俘分散,再也不能回來。這個被他們殺死在祭壇和聖殿中間的匝哈里亞是誰呢?一些人說他是舊約裏被石頭砸死的約匝埃的兒子匝哈里亞,可由眾王傳裏讀到他的事跡。另一些人說,他就是前驅約安的匝哈里亞,誕神女生了基督後,他將誕神女安置於童貞女之中,讓她站在聖殿中童貞女所站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在聖殿與外面的銅祭壇之間。為此緣故,他們殺死了他。一些人期待並等候着基督來臨,做他們的君王。但是這些猶太人卻不想由一位君王統治,因此,他們殺死了這位聖潔者──匝哈里亞,他印證了童貞女生子,基督誕生了,祂要成為他們的君王。但是,他們卻拒絕祂,因為他們不想生活在一位君王的統治下。
52-54. 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耶穌從那裏出來,經師和法利賽人就極力地催逼他,引動他多說話,私下窺聽,要拿他的話柄。主稱藉着律法所給出的教訓和指導為「知識的鑰匙」,因為它把人引到基督那裏。律法確實是把人引至基督那裏的指南。律法師似乎是在解釋律法,實際上,他們是在惡意地把知識的鑰匙奪去,他們並沒有把自己和民眾能藉以進到基督那裏去的大門打開。律法是把人引到基督那裏去的門,但這門卻是關着的,除非有人澄清隱藏在律法中的事物,把門打開。因為基督親口說:「你們如果信摩伊息斯,也必信我。」又說:「你們查考聖經……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裏來。」我們只給出一個例證:猶太人殺死羔羊,把它們的血涂沫在門框上,把肉吃掉,這就是他們戰勝毀滅者的方法。但是,這些事也啟示出基督的奧跡,祂要被殺,如同無罪無瑕的羔羊。正如他們門的門樑與兩邊的門框都被涂沫上羔羊的血,同樣,我們靈魂的三種能力也要被涂沫上基督,作為記號。靈魂的三種能力就是激起行動的能力、意欲的能力,以及最高的理性的能力。我們吃了人子的血肉,擊敗了那位毀滅我們靈魂的能力的那一位。律法大部份也以類似的方式指向基督。但是,由於律法文字的隱晦,律法是關閉着的,就像一扇門。凡是被委派教導律法的人持有知識的鑰匙。如果他願意,就可打開門,使自己進去,成為他們的引導者。但是,律法師並沒有這樣做;相反,他們奪走知識的鑰匙,亦即,他們把它藏起來,從人的眼前把它拿走。由於鑰匙,亦即律法的解釋,從他們中間被拿走了,門仍是關着的。你們也可以把「知識的鑰匙」理解為信德。藉着信德來到真理的知識那裏。因此,先知伊撒意亞說:「你們若是不信,就不會理解。」律法師拿走了鑰匙,即信德,把它藏起來,阻止他人相信基督──萬民的救主。因為基督在行奇跡,因着奇跡,人民相信了,並知道祂就是上帝。但是,律法師卻開始說祂是奉韋埃爾則武爾之名行這些奇跡的。你們看到他們是如何拿走知識的鑰匙,不讓人們相信主的嗎?正是藉着主,知識才來到他們那裏。在會堂裏,基督是在教導他們上帝的意志,但他們卻說:「他是魔鬼,他是瘋子。你們為什麼聽他?」他們確實奪走了知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也阻擋正要進去的人進去,亦即阻止那些能夠接受屬神知識的人進去。當主還在說這些事時,他們就開始在某種程度上證實祂所說的真理。他們應承認他們自己的失敗和軟弱,但他們卻試圖表明自己比祂更內行。他們開始「催逼他」,亦即問祂許多問題,他們以為祂的回答會有失誤。由於他們人數眾多,他們問祂有關不同主題的問題。這樣,由於祂不可能立時就回答他們眾人,祂就會給那些無知的人一種祂不知如何回答的印象。這些應受指責的人就以這種方式玩弄詭辯術的把戲來反對基督。因為他們問一個人許多問題,好像令祂啞口無言,不知所措,好像祂不能回答他們。但是,情況確實如此,因為一個人如何能馬上回答許多人所問的不同問題呢?「他們催逼他」也可理解成他們給祂設下陷阱,想要拿祂的話柄。因為如果一個人被人拿住自己所說話語的把柄,人就說他被自己的嘴所擒獲,因此被人譴責。這話的意思由後文表明。著福音者說,因為他們「私下窺聽,要拿他的話柄」。稍前,著福音者說,他們「催逼他,引動他多說話」,現在,他們正試圖「要拿他的話柄」。他們問祂問題,首先是有關律法的問題,這樣他們就能指責祂是個指責摩伊息斯的褻瀆者,因為這正是他們所想的,之後,他們問祂有關凱撒的問題,這樣,他們就能告發祂是個煽動叛亂者,是個篡位者。簡言之,凡是進入他們邪惡及惡意的思想中的問題,他們都問祂。
1-3. 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塞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們在暗中所說的,將要在明處被人聽見;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要在房上被人宣揚。」法利塞人想要以主的講論陷害祂,以達致將祂和群眾分開的目的。但是,所發生的事恰恰與此相反。群眾更加來到主那裏,有成千上萬的人聚集起來,為了能更靠近祂,他們甚至彼此踐踏。這就是真理的力量,並且,欺詐的力量總是微弱的。耶穌看到法利塞人的詭詐,他們假裝問問題,其實是在給祂設下陷阱,因此祂對自己的門徒說起法利塞人的偽善,主總是嚴厲譴責他們,揭露他們內心所充滿的偽善。祂稱偽善為「酵」,因為它會發酵,是舊的腐敗產物,使其他混合有它的人,連同它自己一起變質腐敗。因為沒有什麼像偽善那樣地敗壞人的行為。因此,基督的門徒必須遠離偽善。因為基督是真理,祂顯然是錯謬的敵人。一切偽善與虛假將都充滿了錯謬,不論是由演員在舞臺上所表演,或是由一個人在生活中假裝自己所沒有的。法利塞人以為裝假會令他們隱藏自己實際狀況,顯得自己是良善而正直的。但是,「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在最後審判時,人說的每一句話及所思想的每個念頭都要被赤露擺出,即使很多在此生隱藏不露的事也會被置於光天化日之下。因此,不管你在暗中或私下秘密地說了什麼,都要在光明中由房頂上被人喊叫出來。主似乎是在對門徒說這些事情,其實,祂是在對法利塞人說,暗示他們在策劃反對祂。主彷彿是在對法利塞人說,雖然看上去祂是在對門徒們說:「法利塞人啊,不管你們在暗中想些什麼,亦即在你們黑暗的內心中,想要給我設陷阱,都會被人在光天化日下聽到而得知。因為我就是光明,你們不能在我面前隱藏起來,你們昏暗的心裏所策劃的每一件事,我都知道,我就是光明。你們與他人秘密策劃的每一句話我都聽在耳裏,就像由房頂上被人喊叫出來那樣清楚。」你們也可這樣理解,光明代表福音,高高的房頂代表使徒們崇高的靈魂。因為法利塞人秘密策劃要做的事後來被宣告了出來,在福音的光明中被人聽到,偉大的宣告者站在房頂,亦即聖靈藉着使徒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