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齋期第五主日


瑪爾克福音10:32-45

耶穌又把那十二人帶到一邊,開始告訴他們那將要臨到他身上的事:
10:33 「看,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于司祭長和經師;他們要定他的死罪,要把他交給外邦人;
10:34 這些人要戲弄他,唾汙他,鞭打他,殺害他;但三天以後,他必要復活。」
10:35 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走到耶穌跟前,對他說:「師傅!我們願你允許我們的要求!」
10:36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願意我給你們做什麼?」
10:37 他們回答說:「賜我們在你的光榮中,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10:38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飲的爵嗎?或者,你們能受我受的洗嗎?」
10:39 他們對他說:「我們能。」耶穌就對他們說:「我飲的爵,你們必要飲;我受的洗,你們必要受;
10:40 但坐在我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你的,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
10:41 那十個聽了,就開始惱怒雅各伯和若望。
10:42 耶穌叫門徒過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在外邦人中,有尊為首領的,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
10:43 但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
10:44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
10:45 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


註 釋

瑪爾克福音10:32b-45
關於基督面臨的苦難
瑪特泰福音20:17-28;瑪爾克福音10:32-45;路加福音18:31-34

三部對觀福音都講到,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主又開始向門徒講自己面臨的苦難、死亡和復活。記述得最詳細,最生動的是聖瑪爾克,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從使徒聖裴特若那裡聽來的。他說,主走在前面,顯然自願前去受難,渴望完成上帝的旨意(和路加福音12:50對比)。但他的門徒想的卻是屬人的事,只想到彌賽亞塵世的榮耀,「他們都驚奇,跟隨的人也都害怕」。

耶穌把十二個門徒叫到一邊,因為有很多群眾跟著他們。主單獨告訴他們那在耶路撒冷應該發生的所有事,這些都是眾先知關於祂所記載的事:祂將受到辱罵,被判死刑,交給外邦人,也就是羅馬人;羅馬人在鞭打、唾汙和辱罵祂之後,要把祂殺死;但在第三天祂要復活。聖路加還補充說道,門徒們完全不明白這些話,因為「這話為他們是隱秘的」。

那時則維德耶兄弟的母親來到耶穌那裡,但根據聖瑪爾克的記載,雅科弗和約安自己來到耶穌那裡,請求讓他們一個坐在祂的右邊,也就是在彌撒亞的塵世王國中占僅次於基督的第二位,而另一個坐在左邊,也就是第三位。因為他們認為彌撒亞的塵世王國就要開啟了。主對此回答說:「你們不知道你們求的是什麼。」在當時,使徒們確實不明白,請求在眾人中當首位意味著什麼——為基督之名在自我棄絕和殉道的偉績中佔據首位。但他們以為,他們為自己求的只是榮譽、權利和歡樂。因此主問:「你們能飲我飲的爵嗎?」以這種方式主指出,在祂的王國中親近祂就意味著模仿祂的苦難。苦難在這裡被喻作爵。那些想要和祂親近的人都要與祂分享此爵。這一形象源自東方君王的一個習慣,他們會給被判死刑的人送去盛有毒藥的爵。上帝之子在福音書裡就是一個被判刑者的形象,而天父則送去死亡之杯(約安福音18:11)。

「我受的洗,你們能受嗎」表達的是同樣的思想:承受苦難就像是整個人浸入其中一樣,就如同在水裡洗浴一般。使徒回答:「我們能。」「他們熱情高漲,並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金口約安)他們說的話,所有門徒也都說過,他們都應許,哪怕是死都要跟隨主。「我飲的爵,你們要飲。」雖然使徒的這一應許是沒經過仔細思考的,但是主似乎是在回答他們:「但在將來(主用自己神性的目光預見了未來)你們確實要在忍耐與功修中與我相仿」,「但坐在我右邊和左邊」,也就是在榮耀的王國中,不經過塵世的奮鬥就進入上帝之國,「卻不是我能給的,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這話的意思是:「我並沒有權利給予每個人榮耀,而給誰預備了我才給誰,他們因為自己的功修配得這些。」其他的使徒開始惱怒,這似乎是對則維德耶兄弟這種巴結行為的義怒,但其實很明顯,這是因為嫉妒。於是主訓誡了所有人,勸說他們不要尋求首位。

這裡表現出了使徒們的虛榮,對此,主教導他們,祂的王國裡的成員的道德準則和塵世王國是不一樣的,那裡的準則是謙卑和自我貶抑。主向使徒們指出了自己的例子,祂就是謙卑與自我貶抑的榜樣:他來到這裡不是為了「受人侍奉,而是來侍奉別人,並為眾人的救贖交出自己的生命。」「眾人」這裡的意思是「所有人」。所有人都處在魔鬼的靈性奴役下,並為罪惡勞作。為了解放他們,必須要贖金(希臘語作λύτρων)。主用自己十字架的苦難與死亡給出了這一贖金,贖價(απολύτρωση)。


返回「《阿維爾基總主教主日福音註釋》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