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為藝術中的藝術作準備

 

  為了獲得內心的深刻祈禱,必須做相當的準備。這應該包括藉著經驗深入研究修道生活,按福音誡命訓練自己的行為,因為神聖的祈禱是基於由按誡命行事所產生的靈魂狀態。它取決於這一狀態,若靈魂並不處於這種狀態,它就不可能存在靈魂之中。最後,準備應該包括深入研究新約與教父論祈禱的著作。最後的準備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為由於缺乏心懷聖神的指導者,我們唯一的指導必須是教父的著作,以及在天主前虔誠的哀哭。心禱是非常令人想望的。內心的靜默是非常令人想望的。永久地被關閉在一個人的內室,生活在最偏僻的曠野裡,也是非常令人想望的,因為對於心禱與內心的靜默而言,這些狀況是非常有利的。索辣的聖尼祿說:「但是,這些祝福與崇高之事,必須在正確的時候,用大聖巴西略的話說,當我們已達致了相當程度的進步時,以謹慎與明辨來加以實踐。每一項工作都必須以明辨為先導。沒有謹慎,即便是一件善工也會因不合時宜或是過份而轉變為惡事。但是,當時間與善工的尺度被謹慎地加以確定時,就會隨之以奇妙的收獲。」天梯聖若望借用聖經的話說:「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他說,在所有事中,在我們神聖的生活中,一切工作也有定時。接著,他又說:「靜默有時,有節制的交談有時;不斷祈禱有時,誠實的服務有時。讓我們不要受到傲慢的熱情的迷惑,在定時到來之前的時間裡尋求。否則,即便在相應的時間,我們也會一無所獲。播種耕耘有時,收穫無可言喻的恩寵的莊稼也有時。」(《修道規章》,11;參閱《天梯論》26:87)聖尼祿特別禁止不明智的致力於靜獨。這樣的努力幾乎總是出現在那些既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修道生活的人身上。為此緣故,最嚴重的自欺與失足就發生在靜獨之中。

  如果禁止修士過早地致力於由居於內心的聖殿裡的意念獻上祈禱,那就更要禁止平信徒這樣做了。聖愚安德肋與少數其他人──極少的平信徒──擁有極深的心禱。這些都是例外,極為少見,不能成為應用於所有人身上的法則。將自己置於那些極少的例外者之中,這無益於出於自負的自欺──這是隱藏的欺騙,它先於明顯的欺騙而有。帕伊西•韋利奇科夫斯基在寫給德奧多西長老的一封中說:

  「教父的書籍,特別是教導真聽命、心靈的警醒與靜默、專注與內心祈禱(亦即,守意於心的祈禱)的教父的書籍,都只是為修道人所寫的,而不是普遍地為所有正教基督徒寫的。敬畏天主的教父,在闡述有關這一祈禱的教導時,都斷言,它的開始與不可動搖的根基是真聽命,由此生出真正的謙卑;謙卑守護在祈禱中勞苦的人免於一切隨著自我指導而來的欺騙。但是,對於平信徒而言,獲得真正的修道聽命,以及在凡是上成全的棄絕私意及推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平信徒沒有聽命,怎麼能藉著伴隨著欺騙的自我指導,沒有任何指導,而迫使自己達致這一令人敬畏的可怕工作,亦即達致這樣的祈禱呢?他們怎麼能夠逃脫敵人各種各樣的錯覺呢?敵人狡詐地使人反對這一祈禱,反對實踐這一祈禱的人。此事(亦即祈禱,──不只是內心的祈禱,不是由不懂這一藝術的心靈所做的祈禱,而是由懂得這一藝術的人所做的守意於心的祈禱)極為可怕,即便是真正聽命的人,他們不只棄絕私意,也完全克制了他們在神父──指導人進行這一祈禱的真正有經驗的人──面前的私意及判斷,他們也不斷地恐懼戰兢,他們恐懼戰兢,免得他們會在這樣的祈禱中遭受某種欺騙,雖然天主因他們的真謙卑一直保護他免於這些欺騙,這種謙卑是藉著天主的恩寵,因他們的真聽命而獲得的。生活於不聽命之中的平信徒,如果他們只是由閱讀此類書籍而強迫自己實踐這樣的祈禱,豈不更有陷於某種欺騙之中的危險之中嗎?這就是發生在那些自己開始這種祈禱功修的人身上的事。

  「聖人們稱這一祈禱為藝術中的藝術。那麼,有誰能不經藝術家,不經有經驗的指導而學會它呢?這一祈禱是天主賜予我們的屬靈利劍,為殺死我們靈魂的敵人。這一祈禱只在修士中間,如同太陽一樣地放射光芒,特別是在埃及的土地上,同樣也在耶路撒冷,在西奈與尼特里亞,在巴勒斯坦的許多地方,以及其它的許多地方,但卻並不在每一地方,就如西奈的聖額我略的傳記中所說的。他走遍整個聖山(阿索斯山),努力地尋找有誰在實踐這一祈禱,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對這一祈禱哪怕只有些許概念的人。顯然,聖額我略在這樣的一個神聖地方都沒有找到一個修習這一祈禱的人,在許多地方,在修士們中間,並不了解這一祈禱操練。但是,哪裡有人修習這一祈禱,哪裡在修士中間這一祈禱如同太陽一樣的光照,哪裡就將這一祈禱的操練守護為偉大而難以言表的秘密,只有天主及其修習者才知道的秘密。對平信徒而言,這一祈禱的操練是完全不為人所知的。但是,如今,由於教父著作的出版,不但修士們知道了它,所有基督徒也知道了。為此緣故,我害怕而又恐懼,由於以上所述的原因(即在沒有指導的情形下,自己進入這一祈禱的操練中),這樣獨立而自我指導的靈魂將其自身暴露在欺騙之下,但願基督我們的救主將所有想要藉著祂的恩寵而得救的人由這種欺騙之中拯救出來。」(《真福帕伊西•韋利奇科夫斯基傳》)

 

返回「《論耶穌禱文》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