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希臘人與俄國人的指導

 

  就如我們已經說過的,在最初時代的基督徒中間,耶穌禱文被普遍使用。不可能不是這樣的。在整個基督徒的團體中,因主耶穌基督之名而行了許多極其引人注目的奇跡,這使整個基督徒社團都受到鼓勵,對耶穌聖名的無限德能的信仰十分珍愛。那些獲得成功的人都由自己的經驗認識了耶穌聖名的德能。論到這一在天主的聖人中間被充份發展起來的德能,聖大巴撒努斐寫道:「我認識一個天主的僕人,他是與我們同代的人,就在現在,在這一蒙福的地方,他甚至能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名復活死人,驅逐惡魔,治癒絕症,還能行許多其他宗徒們所行的奇跡,就如賜予他這一恩賜、或更好說是這些恩賜的主所應許的(參閱若14:12)。的確,有什麼能與因耶穌之名而行的這些事相比較呢?」(聖巴撒努斐與聖若望,《書信集》,90)

  初期教會的信友親眼目睹了奇跡的發生,在他們的記憶中存有主的命令,在他們的心裡燃燒著對主的愛火,他們懷著革魯賓與塞拉芬的熱忱之火,不斷殷勤地操練因耶穌之名而做的祈禱。這就是愛的性質!它不斷愛著所愛的那一位;不斷因所愛者的名而喜悅;將它保持在自己心裡,將它存留在自己的心靈之中與口裡。主的名超越每一個名字;它是喜悅之源,喜樂之源,生命之源。它就是聖神。它使人復甦,轉變,潔淨,神化。對於不識字的人,它能以完全令人滿意的方式取代口禱與誦唸聖詠。識字的人在耶穌禱文中取得了某些進步後,就放下了各種讚美詩,因著在耶穌禱文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德能與養料,開始顯著地修習耶穌禱文。所有這一切都在諸聖教父的著作與法規中顯而易見。聖大巴西略給所有不識字的人推薦耶穌禱文以取代指定的祈禱經文;他推薦耶穌禱文,並沒有把它作為某種新奇的祈禱,而是作為一種被普遍認識並加以修習的祈禱。聖巴西略的這一規章,連同其它東方教會的傳統,由希臘傳到了俄國,許多受過很少教育,甚至完全不識字的純樸民眾,都藉著耶穌禱文而尋獲了救恩與永生;許多人達致了很大的屬靈熟練。

  金口聖若望特別向修士推薦不斷勤練耶穌禱文,說它是某種廣為人知的事物。他說:

  「我們也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名與十字架的德能,以屬靈的方式驅魔。這驅魔不只將那龍由牠的巢穴中趕出,將牠投入火中,甚至也治癒由牠所受的創傷。如果有許多人利用這一驅魔,而沒有得到醫治,這是因為他們缺乏信德,而非這一驅魔不起作用。雖然許多人不斷追隨基督,環繞著擁擠祂,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利益。但那個患了血漏症的婦人,她沒有觸摸到主的身體,只是摸了祂的衣繸,她血漏的源頭就涸竭了。對於惡魔、靈魂的情慾與疾病而言,耶穌基督的名是可怕的。讓我們以它裝飾、保護自己。保祿宗徒也藉著它成為偉大的,雖然他與我們有著同一本性。」(《羅馬書講道集》,8:6-7)

  天主的天使為了聖大巴各默所管理的廣大修士團體,教授了聖大巴各默一個祈禱法則。受聖巴各默的屬靈指導的修士,必須每天修習這一法則。只有那些達致成全與不斷祈禱的人,才得以豁免這一法則。這一由天使所教授的法則包括三聖頌,天主經,第五十篇聖詠,信經,以及一百遍耶穌禱文。在這一法則中,耶穌禱文如同天主經一樣地被誦唸,亦即,如同普遍為人所知、被普遍使用的祈禱經文一樣。

  聖大巴撒努斐說在埃及塞德曠野的修士主要從事的是祈禱。這也由距塞德不遠的尼特里亞山的修士、阿爸聖龐包的傳記中可知,在尼特尼亞,修士們就如同在塞德的修士們一樣,他們的生活都在靜默中度過。在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修習並撰寫有關耶穌禱文的天主的聖人們有,懷主者聖依納爵生活安提約基雅,死於羅馬;神聖殉道者卡利斯特辣特出生並生活在迦太基;聖大巴各默生活在上埃及;塞德與尼特里亞的眾修士,諸如聖依撒意亞,生活在下埃及;金口聖若望生活在安提約基雅和君士坦丁堡;聖大巴西略生活在小亞西亞東部的卡帕多西亞;聖大巴撒努斐生活在耶路撒冷附近;天梯聖若望生活在西奈山,他在靠近亞歷山大里亞的下埃及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顯然,因耶穌之名的祈禱在大公教會裡被普遍地予以使用。

  除了已經提到過的這些教父外,還有以下教父寫過有關耶穌禱文的著作:耶路撒冷的司鐸聖依西基,他是神學家聖額我略的弟子,五世紀的教會作家,他抱怨耶穌禱文的操練與修士的警醒已被忽略了;西奈的聖斐羅德奧;新神學家聖西默盎;西奈的聖額我略;斐拉德爾斐亞的聖德奧肋普特;聖額我略•帕拉瑪斯;聖卡利斯托與聖依納爵;以及其他許多人。他們的著作大多可以在修行作家的著作大彙篇──《慕善集》中被找到。就這一主題寫過著作的俄國教父有索辣的聖尼祿,神聖的多羅德奧修士,帕伊西•韋利奇科夫斯基修士大司鐸,頗亞納•瑪如路依的大聖衣修士巴西略,以及薩羅夫的塞拉芬。

  我們所列出的所有這些教父著作都應予以深入研究,因為其中充滿並散發出豐盛的恩寵與屬靈的領悟。但是,俄國教父的著作,由於它們在表述上特別清晰簡單,由於它們非常接近我們所處的時代,為我們而言,比希臘教父的著作更易於理解。尤其是巴西略長老的著作,它能夠、也應該被認為是任何想要在我們的時代成功地修習耶穌禱文的人一定要看的經典之作。寫作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修習耶穌禱文。長老稱他的著作是入門,導言,或是為了使人準備好進一步研習希臘教父著作的讀物。索辣的聖尼祿的著作也是一部傑作。它也應在閱讀希臘作家的著作之前先予以閱讀。書中不斷提到希臘教父的著作,並對它們加以解釋,因此,使我們準備好閱讀並正確理解那些思想深刻的神聖作者的著作,這些神聖作者經常是修辭學家、哲學家與詩人。

  一般而言,諸聖教父有關修道生活,特別是耶穌禱文的所有著作,對我們這些末後時代的修士而言,構成了無價的寶庫。在索辣的聖尼祿的時代,我們之前的三個世紀,天主恩寵的生活器皿極其稀少,用他的話說,「已極其減少」。現在,他們也非常少,以致幾乎可以誇張地說,他們不再存在了。如果有人在修道生活中生心俱疲,在今生終結,意外地在某个偏僻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由公正的天主所特選的器皿,儘管在人們的眼中受到鄙視,卻受到天主的稱揚和尊崇,這會被認為是天主的特別仁慈。因此,佐西瑪出乎意料地在約旦河對面的曠野裡發現了一個衣不蔽體的人,偉大的埃及的瑪利亞。鑒於缺乏心懷聖神的指引,教父們的書籍構成了唯一的資料來源,饑渴的靈魂可以由它們獲得靈修奮鬥所必須的知識。這些書籍是諸聖教父留給我們這些貧窮之人──他們的屬靈後裔──的最寶貴的遺產。這些書籍是給我們落下、給我們分享的碎屑,是由富有聖神恩賜的教父們的屬靈餐桌上落下的碎屑。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有關內心祈禱的書籍的寫作時間與修道院中內心祈禱特別衰退的時間是一致的。當生活在十四世紀的西奈的聖額我略來到阿索斯聖山時,他發現那裡的好幾千修士中只有三個人對內心祈禱稍有認識。大多數有關耶穌禱文的著作都是在十四與十五世紀寫作的。

  帕伊西•韋利奇科夫斯基寫道:

  「許多教父受到隱秘的神聖默感,充滿了聖神的智慧,在書中基於新舊約聖經,闡述了有關這一神聖內心祈禱的神聖教導。這是出於天主聖意的安排,為使這一神聖行動不致最終湮滅。因天主的許可,許多這樣的書籍因我們的罪惡被征服了希臘帝國的穆斯林毀滅了;但是,因著天主的計劃,其中的一些被保存至今。」(《書卷》,1)

  最卓越的內心行動卻超乎尋常的簡單。接受它需要孩子般的單純與信德。但是,我們卻變得如此複雜,以致這樣的單純是我們無法達致,無法理解的。我們想要是聰明的,我們想要使我們的自我復甦,我們不能承受自我棄絕或是自我否定,我們不希望因信而生活、行動。為此緣故,我們需要一位指導,引導我們走出我們的複雜、矯揉造作、狡詐、虛榮與自信,而進入信仰的寬廣與單純。為此緣故,在內心行動的領域,孩子常常達致了出眾的成功,而博學之士卻迷失了道路,陷於欺詐的黑暗深淵之中。

  帕伊西•韋利奇科夫斯基寫道:「在古代,內心祈禱這一至聖工作在諸聖教父生活的許多地方照耀,那時有許多可以指導這一屬靈工作的導師。為此緣故,當那時的諸聖教父寫到內心祈禱時,他們只是解釋由它而來的不可言喻的屬靈利益。我以為,那時沒有需要寫下那部份屬於初學者的工作。即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寫了一些有關它的東西,對於那些已有了對這一主題的經驗的人而言,它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但是對那些沒有經驗的人,它則是模糊的。當一些教父看到這一工作的真正而不受欺騙的指導已開始缺少時,在天主聖神的感動下,為了使有關這一內心祈禱的基本次第的真正教導不致喪失,他們在他們的著作中詳述了它的實際開始、方法與操練──初學者必須如何操練自己,全心進入內心之中,在那裡,真正而又不受欺騙地以理性實行祈禱。」(《書卷》,6)

  我們已經看到聖先知達味,毫無例外地邀請所有天主的子民因主之名祈禱。卡帕多西亞的凱撒利亞總主教聖大巴西略規定,對於不識字的和那些沒有用心記住聖經的人,應以耶穌禱文替代所有成文的祈禱經文,整個東方教會接受了它,以之為法則。得撒洛尼總主教聖西默盎命令並建議主教、司鐸、修士與平信徒,都要時時刻刻奉獻這一神聖的祈禱,在某種程度上,要使它成為他們生命的呼吸。在宣發修道聖願的禮儀上,當新發願的修士或修女接受祈禱繩時,主禮說:「弟兄,請接受聖神的利劍,亦即天主的話語。將它帶在你的口唇之上,你的理性之中,以及你的心裡,要不斷祈禱說: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

  但是,索辣的聖尼祿教導說:「存念天主,亦即內心祈禱,超越所有行動之上,就如同愛天主那樣,它是諸德之后。如果天主允許,凡是無恥而又冒失地想要攀登天主的聖山與祂直接交談的,努力想要在自身內獲得祂的人,都會很容易地被惡魔殺死,因為他是一個莽撞而又傲慢地想要達至超越其功勞與靈修狀況的境界的人。」(《修道規章》,11)這意味著:為了悔改與呼求主的幫助,所有基督徒都能夠,也應該懷著信德與敬畏天主,以最大的專注專心於祈禱的思想與話語之上,懷著痛悔的精神修習耶穌禱文。這樣,不只是生活在修道院裡實行聽命的修士,也包括平信徒,都能夠,也應該修習耶穌禱文。這樣專注的祈禱被稱為內心的,也被稱為心靈的,因為它頻繁地只以心靈進行,發生在那些一直勤奮地、在心的參與下的人的身上,心以憂傷和痛悔的眼淚自我表達。索辣的聖尼祿基於諸聖教父的教導,禁止人們為了將意念下降到心裡,為了外在與內在的靜默,為了虔誠與甘飴的感覺以及祈禱的其它高級狀態而過早地將意念與心結合在一起;當天主接納了痛悔的祈禱,敵人由靈魂內撤退之後,這些都會被啟示出來。聖詠作者說:「作姦犯科的人快快遠離我,因為上主聽見了我的悲號;上主俯允了我的哀告,上主悅納了我的祈禱。」(詠6:9)安慰、喜樂以及其它的屬靈恩賜都是與天主和好的結果。在和好之前就尋求它們是輕率的。

 

返回「《論耶穌禱文》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