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敬而又心懷天主的教父,亞歷山大里亞的聖瑪加略


瞻禮日期:主顯月十九日

聖瑪加略(為與埃及的大聖瑪加略區別,又稱小瑪加略)原籍亞歷山大里亞,經營糖果業務。中年看破紅塵,矢志修道,在沙漠居住六十年,苦修祈禱。335年,他先往代巴依德退隱,拜有名靈修前輩為師,後來離開上埃及去了下埃及。下埃及地區有三大沙漠:斯凱特沙漠,位於埃及與利比亞毗鄰處;「精舍」沙漠,因隱修士多在該沙漠營建精舍隱修得名;另一沙漠,名為尼特里亞,位於尼羅河西邊一支流。聖瑪加略在該三沙漠均有一隱修小室,但大部分時間住在「精室」沙漠。在該地區的隱修院,每一修士有一小室,星期六主日群聚聖堂誦經與祭。這些小室(精舍),分散各處,彼此相隔甚遠。隱修士每日作編織草蓆或竹籃的手工,工作時仍不忘以心神祈禱,與上主密談。

聖瑪加略晉升鐸品後,以聖德薰陶其他修士,與大聖瑪加略彼此相映爭輝,為當時兩大著名聖人(按大聖瑪加略住在斯凱特沙漠)。

該地隱修士的克苦精神,在下述實例可見一斑:某日,有人送一串新鮮葡萄給聖瑪加略,聖瑪加略不吃,送給另一患重病的修士,這位修士又送給另一修士。這串葡萄,就由各修士彼此互相傳遞,最後又回到聖瑪加略處。聖人見他的弟兄如此克苦,很感欣慰,但他自己也不肯一嘗葡萄的佳味。

當地沙漠居民,生活淡泊。但聖瑪加略的克苦犧牲,更是高人一等。他一連七年,只吃生的蔬菜和豆類;以後三年,每天只吃四盎斯或五盎斯的麵包,全年內只耗用了一小罐的食油。他每次見到或聽到別人採用何種靈修方法,自己立即予以仿效,雖是最艱苦的克苦行為,從不皺眉。

當時塔本尼斯有一著名修道院,由聖巴各默主持。聖人即喬裝前往加入,時為349年左右。聖巴各默對他說:「你年事已高,受不了本院各種嚴齋守夜的規例。」但後來,因聖人堅持,就暫允收納他,條件是他必須徹底遵守院內一切規例。不久封齋季節到了,眾修士分別按各人體力和虔忱,自選一種克苦善功。有的每星期守大齋一日、兩日、或三日四日,這一日內一些食物也不吃;有的全日站立著;有的全日坐著工作,不站起身來。聖瑪加略在封齋期內,每日編製棕葉器具,除了主日略吃幾片白菜葉外,其餘的日子,一些食物也不吃,整個封齋期內都是如此。其餘的修士看了,都目瞪口呆,自嘆不如。有幾位認為此種苦行,太嫌過份,所以到了復活節,就向長上申訴,認為有糾正的必要。聖巴各默就查詢這位與眾不同的修士是誰。他不久蒙天主啟示,知道這位隱名的修士,實即大名鼎鼎的瑪加略,就親自去向他道謝,因為他為全院修士樹立了良好的克苦榜樣,起了示範的作用,並請他回到沙漠後,不斷為這修院求主。

瑪加略的聖德,常受誘惑的考驗。有一種誘惑是:勸他離開沙漠,往羅馬醫院事奉病人。聖人仔細查考後,察知這乃是一種虛榮的誘惑,含有沽名釣譽的成份,外面卻包有救世濟人,為病者服務的煙幕。但魔鬼仍不斷用這誘惑困擾他,他因魔鬼纏擾不休,就俯伏地上,向魔鬼高呼:「你們有本領,儘管把我強拉出去,我自己決不移動寸步。」這樣相持到深夜。早上醒過來,魔鬼又捲土重來,聖人就裝滿了兩罐沙,擱在肩上,在沙漠上大踏步行走。有一位朋友遇見他這樣肩負著沙罐,踽踽獨行,步履維艱,就提議幫他共同搬運。聖人說:「我是在折磨那個折磨我的魔鬼。」他到晚上才回家,以後就脫免了這誘惑。

有一次,聖瑪加略為了想享受天國與天主晤對的福樂,一連五日,不被世物所分心,就幽居在自己的小室,對自己的靈魂說:「你住在天國,與天主和天使晤對,不要下來,不要為世物所分心。」最初二日,他神樂融融,但到了第三天,魔鬼來攻襲他,結果他不得不恢復原來的生活方式。聖人感嘆說:「天主有時故意退避,讓我們體會自己的軟弱無能,並充分認識現世生活無非是一種考驗。」

聖熱羅尼莫和其他幾位聖人記述,尼特里亞有一位修士死後,遺下一百塊銀幣,這是他平日編織棉布積儲所得。諸修士開會討論這筆錢應如何處置。有人提議施捨給窮人,有人提議捐助給教會,但瑪加略、龐包、依西多祿和其餘幾位,這些被修士們稱為「長老」的人的宣稱:這筆錢應投在亡者的墳墓裏,投錢入墓時應說:「你的錢同你一起喪亡」!這例子使眾修士都很警惕,以後沒有人再敢私下積聚金錢。

撰述聖人傳記的帕拉迪,自391年起,曾與聖人同住了一個時期,他曾目睹聖人顯行的若干神蹟。他記載說:有一個司鐸頭部為癌病腐蝕,來向聖人求治。聖人拒絕接見他,不肯與他交談。帕拉迪代這人說項,求聖人至少應給他一個答覆。瑪加略對這司鐸說:「你因為犯了某罪,才生這樣痛苦的病;但你若肯真心痛悔,我定將為你轉求天主,賜你痊癒。」這司鐸就向聖人行告解,立志悔改。聖人就赦他的罪,並給他按手。過了幾天,這人完全痊癒,感謝天主的洪恩,滿心喜悅地回去了。

有一天,大瑪加略和小瑪加略兩位同名的聖人恰巧搭了同一船舶,渡過尼羅河。有幾個軍官,看見他們容光煥發,就說:「你們兩位生活雖清苦,內心一定很快樂。」小瑪加略就以他們兩人的名字為借喻(按希臘文「瑪加略」一詞,含有快樂之意)。對這人說:「你說我們很快樂,這是對的;因為我們的名字原是叫「快樂」,可是我們捨棄了塵世,既然這樣快樂;那麼,你們這些身覊塵世的人,該是多麼不幸呢!」聖人說這話時,態度極其慈祥誠懇,其中一位軍官聽了,不由得異常感動,他回到家裏,就把全部家產施捨給窮人,入了修道院。

尼特里亞沙漠,有一座修院,以聖人的名字為名,前後存留了數百年。聖熱羅尼莫寫給路斯提科的信中,曾摘錄這修院的一部分規章,相傳這規章即聖人所手訂。另一部「修道規章大全」,據說是大小兩位瑪加略、塞拉彼雍、帕弗努提,和其他三十四位修院院長編訂的;根據這部修道規章大全,修士一年內,除主日和復活節至聖神降臨節的一段時期外,天天守大齋,他們應嚴守神貧,每日一部分時間工作,另一部分時間祈禱。修院熱誠招待借宿的旅客,但為了避免修士分心起見,每修院內只有一位修士負責招待賓客;其餘修士,非經長上特許,不可與外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