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敬而心懷天主的教父,被稱為埃及人的大聖瑪加略


瞻禮日期:主顯月十九日

大聖瑪加略於300年出生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吉吉貝村,最初他是個趕駱駝的。他聽從天主的召叫,退隱到他村裡的一間小屋裡,想要獨自生活在那裡,度修行與祈禱的生活。由於人們想要讓他成為一位司鐸,他逃到了另一個村子。那裡的一個女孩被發現未婚先孕了,她說是聖人使她懷上了孩子。村民將他抓了起來,在他的頸項上繫上一口鐵鍋,遊街示眾,對他拳打腳踢。聖人對此一言不發,並不為自己辯護。他答應為了養活這個懷孕的女孩而多做手工活。當村民最終得知聖人是無辜的,對他充滿了敬意,想要前來求他寬恕;但他卻再次逃走了,為了躲避虛榮。他來到了塞德曠野,那裡乾旱而又荒凉。那時,他三十歲,他以極大的熱心在那裡進行各種修行,他每週只吃少量的麵包和水,每天只靠在自己房間的牆上稍睡片刻,不斷在靜默之中進行著內心祈禱,守護自己的靈性免於各種外來的雜念。無論他進食還是守齋,他的身體看上去都是瘦弱的,他彷彿擺脫了物理的法則一樣,因為他曾說:「一個一直專注於潔淨自己的靈魂的人的身體,為天主的恩寵所吞噬,就如同被火燒成灰燼一樣。」

他棄絕一切世俗財物,以致有一天,當一個小偷來到他所在的小屋裡偷東西時,他親自幫助他將屋裡的東西打包,放在那人的駱駝上。他日夜坐在自己的小屋裡,雙手不停地用棕樹葉編織東西,他的靈魂則不斷想著自己的罪,滿懷痛悔之情,他的神魂被帶到了天上。他從不做冗長的祈禱,只是一直反複祈禱說:「主啊,按祢所願意的,按祢所知道的,求祢垂憐!」有一天,某人問他在得救的道路上要如何取得進步。聖人叫他前往墓地那裡,先辱罵死人,然後再誇讚他們,那人回來後,他說:「看,死屍對你一句話也不回答。同樣,如果你想要得救,也必須如同死人一樣,對世人的輕蔑與稱讚都不作回應。」

惡魔發現在自己的地盤上受到這樣的直接打擊,大為忿怒,就全力攻擊他;但是,聖人卻輕蔑地將牠擊退。有一個不潔之神向他承認說:「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也做:你守齋,我也守齋;你守夜不眠,我根本不睡覺;你只在一件事上戰勝了我──那就是你的謙卑。因此,我不能做任何反對你的事。」因著這些爭戰,聖人獲得了對付各種惡魔的知識。他說,牠們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激起諸如忿怒和貪婪之類的情慾的邪神,另一種邪神更為可怕,牠們引領人進入屬靈的幻覺、褻瀆與異端。

不久,聖瑪加略的聖德名聲就傳遍了埃及,許多人開始來到塞德曠野,前來拜訪他。聖人喜樂地歡迎所有到他那裡來的人,他從不判斷任何人,按各人的所需幫助他們,無論是說一句有教益的話語還是為他們祈禱。為尊重來訪者,他會給他們一杯酒,與他們同飲;但是,當他獨自一人時,他就會按他所喝酒的杯數,節制喝水同樣數目的天數。論到他,人們曾說他就如同一位「地上的神」;因為就如同天主按自己的聖意保護世界,同樣,阿爸瑪加略隱藏他所看到的人們的過錯,就如同他根本沒有看到它們一樣,而是以愛遮蓋它們。他的卓越愛德甚至使他含淚為受詛咒的人祈禱。有一天,當他在曠野裡行走時,看到一個異教司祭的髑髏,那髑髏對他說:「每次你可憐那些受苦刑的人──即我們這些被投入烈火之中、以我們的臉緊貼著前面的人的背部的人──我們就會獲得安慰,能夠稍微看清與我們同受苦的人的面容。」

聖瑪加略前去拜訪大聖安當,聖安當高度評價他的聖德,收他成為自己的弟子與屬靈傳人。當他回到塞德後,他開始接納了許多弟子,因此,他理當被視為塞德曠野這一著名的修道中心的創建者。他最初的門徒包括諸如阿爸梅瑟(安息月二十八日)、錫索(先知月六日)、依撒意亞(先知月三日)、匝加利亞(福音月二十四日)這樣著名的埃及修道聖祖,以及其他許多偉大的奮鬥者。他們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室裡,從事手工勞作,以此維持生計,將多餘的錢分施給窮人;但是,他們的手工勞作首先是他們用來對抗閑散的武器,也使他們保持靈性的醒寤。塞德曠野的修士的唯一目標就是使靈智不斷藉著純禱固定在天主身上;他們誦唸聖詠,背誦大量聖經,以此不斷默觀天主。當他們建起教堂後,他們每星期六全都聚集在那裡,守夜祈禱。主日早晨,彌撒之後,他們分享愛德盛宴,他們中有許多人每週只在此時用一次餐,他們彼此交談靈修事務,彼此建樹。之後,他們又各自帶著足夠一週編織之用的棕樹枝,返回自己的小室。

門徒與訪客的數量不斷增加,聖瑪加略多次改變自己的住處。他只和兩個附近的同伴住在遠離其它修道小室的地方。他從自己的小屋到一個偏遠的洞穴挖了一條地下通道,這樣,當訪客過於頻繁時,他可以從這條通道悄悄離開,以保持自己的靈性不受打擾。

在最初的時候,幾時他想要去參加彌撒,必須徒步穿越炎熱的曠野,前往四十英里之外的尼特里亞。此事為他的弟子所證實;在他四十歲時,在聖安當的勸說下,他同意接受祝聖,領受司鐸神品。自那以後,聖神賜予他治病、說預言與明辨人的思想的豐盛恩惠。他兩次使死人復活;第一次是為了使一個被錯誤地指控犯了殺人之罪的人得以辨明清白,第二次是為了向一個異端份子證明肉身復活的信仰的正確性。受到聖瑪加略及其弟子的名聲的吸引,以及聖亞大納削對修道生活的熱心宣講,人們從埃及各地以及帝國的各個行省來到那裡,在他的指導下開始了天使般的修道生活。塞德曠野成了一個城市,到四世紀末,每個主日都有上千修行者聚集在塞德的四座教堂裡參加彌撒。

當亞略派的路西烏於374年奪取了亞歷山大里亞的主教座後,再次興起了對正教的迫害。他開始攻擊有影響力的修士,他將聖瑪加略,以及與他同名的亞歷山大里亞的聖瑪加略,連同其他聖教父都放逐到尼羅河三角洲上的一個小島上。他們的放逐成了教會的利益,這些宣信者皈化了當地的異教徒。由於民眾的抗議,他們很快就被召回,回到了他們的曠野。

聖瑪加略預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最後一次前往尼特里亞,探訪他在那裡的門徒。他含淚勸勉他們:「弟兄們,讓我們哀哭,這樣在我們前往我們的眼淚要燙傷我們的身體的地方之前,我們的眼睛就會不斷流淚。」不久之後,這位「曠野的靈修聖祖」就在平安之中將自己的靈魂交給了主,享年九十歲。在穆斯林入侵埃及後,他的寶貴聖髑被多次遷移,如今它們被供奉於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科普特派修道院裡。

聖瑪加略在他所著的五十篇《靈修講道》中,講述了天主的恩寵藉著取自自然界的不同光輝圖像,在我們內的不同效果。他說,在藉著信德與主聯合,藉著棄絕祝聖於祂,我們應「耕作內心的土地」,節制我們叛亂的本性實踐各種神聖的福音聖德,特別是勤於祈禱。基督看到我們的善意,就會賜予我們力量遵守祂的誡命,或者,祂會親自藉著聖神的德能在我們內成就它們。因此,我們由一個德行進步到另一個德行,由光榮進入光榮之中,我們的神魂就會被徹底地「與聖神之火相混合」,有份於天主的屬性。在公復活的時候,隱藏在聖人心裡的聖神之火,就會充滿他們的身體,使他們在天主的光明之中永遠發光照耀。對聖瑪加略而言,基督徒生活的的目標在此塵世就藉著那一「優美的轉化」而獲得聖神的經驗,這一轉化將會給予我們一種屬靈的敏感性,我們藉此能夠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時刻都感受到天主的臨在。